关键词:真实可触、技术升级、种下科幻的种子
从筹备到上映,《流浪地球2》花了4年。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用超46.86亿元的票房,打开了中国“硬科幻”的大门。那一年在此后的诸多新闻报道中,被称作“中国科幻元年”,而这部带着“中国科幻”蹒跚着从0到1的电影,在中国的影迷圈里也拥有了一个带着宠溺感的昵称——“小破球”。
“小破球”的续集很快启动,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活动上,《流浪地球2》正式宣布定档2023大年初一。制片人龚格尔现场透露,新一部“小破球”将以新的故事,尝试新的制作流程,以及“更多新技术使用”。
《流浪地球2》的故事发生在“小破球”流浪之前,导演郭帆希望将它拍成一部“未来世界的纪录片”,他写下20万字,为“小破球”重新构建世界观。他想探究,大灾难发生前,人类如何动用全球资源,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走?
而亲情串起了“小破球”中的每一个个体。戴着600度眼镜,头发斑白,身形消瘦的刘德华是电影中的工程师,也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亲”,唯一的信念是让女儿活下去!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回到了年轻时代,遇见心爱之人,组建家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他的孩子”。郭帆说,《流浪地球》是“往外走”,而《流浪地球2》“更多是往内心走”。
《流浪地球2》依旧是一部“硬科幻”,相比前作,从拍摄技术到规模,“小破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化着。虚拟拍摄把剧本变成了可视动画。人物通过特效技术实现了各年龄段的穿梭。“小破球”的实景摄影棚面积超过100个足球场,剧组甚至拥有了自己的机械生产大车间。在那里,数字建模、3D打印、机床雕刻,大规模产品化生产替代了手工制作,一个道具有时候就需要上千上万个零件。“上一集,我们做一件宇航服都要耗费很多时间和力气,这次我们很快做好了20多件。”郭帆笑言“我们现在基本上想到的都能做到”。
续集一共拍了170多天,有45天,郭帆每天只睡4个小时。临近上映,他更忙了,每天“抽空睡觉”。他希望,在这个短视频需求高于长视频的年代里,《流浪地球2》可以达到观众的预期。
电影《流浪地球2》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郭帆(北京)影业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影创意(北京)电影有限公司等出品,郭帆导演,刘慈欣监制,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
前传:一部未来世界的纪录片
《流浪地球2》没有延续《流浪地球》的故事,准确说,“小破球”的续集,其实是一部前传。
在郭帆的计划中,《流浪地球2》会被拍摄成一部关于未来世界的纪录片,一切真实可触。为此,他给“小破球”重构世界观,邀请中科院多学科专家组成“顾问天团”,尝试以图书馆分类学的方式,按学科排列,基于现实世界里的国别、工种、文化的多样性,构建电影世界的多样性。单是《流浪地球2》的世界观部分,郭帆写了20万字,他希望“电影画面中所有的部分,都有出处”。
《流浪地球2》将带观众回到大灾难发生前的地球,前作中,吴京饰演的为家国牺牲的刘培强,此时正值年少,经历着结婚生子,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家庭的责任感。而从鸣谢名单走到台前的刘德华,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在与AI的纠缠中,他不过想让女儿活下去。两位父亲,撑起了电影中的个体故事。
个体之外,一场席卷全人类的“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人类文明的延续面临巨大挑战。在影片“起航之前”预告中,世界已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巨大的太阳仿佛燃烧的火海,将要把地球吞没,从天而降的火球分秒间刺破天际,而遥相对望的月球因太阳危机的影响受到了巨大影响……
末日危机之下,三位科学家正向世界民众讲解“流浪地球计划”的可行性。一些民众对“太阳危机”是否会到来产生了怀疑,另一计划,将记忆和部分意识上传数字生命世界从而实现“永生”的“数字生命计划”,悄然诞生。
当未来世界身处末日倒计时,被恐惧感包裹的人类将如何选择?人类能否团队一致对抗灾难?团结是如何进行的,从不团结到团结的过程又是什么?人类又是如何动用全球资源,在大灾难发生前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走的?“这是我们真正想在电影中继续探讨的”,郭帆说。
《流浪地球2》的故事,徐徐展开。
技术:肉眼可见的升级
在吴京的记忆里,《流浪地球2》拍摄期间,郭帆每天喝5杯咖啡,睡4个小时,能连续工作45天。在工作人员的记忆中,电影宣传期的郭帆可以5天不睡觉,一杯冰咖啡下肚,又能精神饱满坐在采访间,与记者们谈笑风生。采访间隙,甚至不忘跑趟剪辑室改片子。
郭帆觉得,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这说明,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流浪地球》上映时,评论界夸赞影片带领中国科幻电影完成了从0到1。《流浪地球2》开拍前,郭帆也这么认为,但拍着拍着,他又“反悔了”,“我们现在还是0到1”。2200人的剧组,来自全球的万名群演,中国与海外摄制团队同时开拍……在郭帆看来,如此庞大的摄制团队,运行已远非过往经验所能覆盖,他必须再次“摸着石头过河”。
郭帆跟北京电影学院共同开了个课题,北电派出20多名实习生进组,驻扎在《流浪地球2》的每个部门,他们只做一件事,记录错误。影片杀青,郭帆拿到的错误清单,A4纸摞了半米。“我们一定要把犯过的错误记下来,然后复盘整理,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不断去积累电影工业化经验,让更多同行去使用。”郭帆说。
尽管郭帆不认为《流浪地球2》已经为中国科幻电影开启了“从1到2”的征途,但他并不否认,《流浪地球2》的水准,已经能赶上普通的好莱坞科幻片制作。
在出品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的介绍中,《流浪地球2》按照工业化流程进行,从剧本策划,到预览拍摄,到后来影片拍摄过程中,全部渗透了郭帆导演及剧组团队带来的全新制作理念和创作理念。
事实上,工业化流程的确渗透了到了拍摄的各个环节。
电影正式开拍前两个月,制作团队就用虚拟拍摄的方式拍完了整部影片,剧本从文字变成了一部可视化动画。
《流浪地球2》拍摄现场,共有10个实景摄影棚,面积超过100个足球场。他们总共搭建了102个科幻类主场景,置景展开面积超过900000平方米。团队共绘制5310张概念设计,9989张分镜头画稿,制作超过6000镜视效镜头,以及95000件道具、服装制作。
他们还拥有了自己的机械生产大车间。大型装置、机械臂、UI控制源、3D打印、数字建模……这些新技术应用在电影制作上,帮助电影制作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打个比方,以前我们做一个零件,可能是手工、木雕、拼贴做的,你要是跟道具师说,再给我做100个,他肯定就疯了。我们现在用的是,数字建模、3D打印、机床雕刻,既可以用在视效上,又可以用在道具制作上,我们就可以大规模产品化生产。之前做一件宇航服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力气,这次我们一下做了20多件,很快做好。”
对于演员吴京而言,最直接的感受是,“工作人员给我穿航天服,原来最快需要15分钟,现在最多1分钟,一个架子撑着,咔咔咔一顿操作。”道具也早已不是“手工作坊”产品,用他的话说,“道具肉眼可见的仿真度很高”。虽然一直对科幻片“无感”,吴京也由衷慨叹,在《流浪地球2》的拍摄现场,“很真实,越来越相信这个故事”,他期待早日看到,特效加入后的最终效果。
在电影已曝光的画面中,前作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行星发动机经过制作团队全方位优化,细节度惊人。与地球行星发动机迥然不同的月球发动机也是想象力十足,观众置身大银幕前,能够获得“推走”月球的观影体验。而作为科幻历史上经典的科幻元素之一,庞然大物太空电梯穿越天际,连接地球与宇宙,而这,则是太空电梯首次出现在华语科幻电影中。
演员:吴京种下科幻种子,刘德华“上天下海”
吴京和刘德华已经11年没合作了,上一次合作还是《新少林寺》,彼时,戏中二人“一直打一直打”。《流浪地球2》里,吴京和刘德华成了父亲,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守护家庭。
吴京给两人多年后的这次合作取了个名字——“京华一梦”。他仍然记得,《流浪地球2》里有场戏,二人为了守护家庭的人,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谁也看不见谁,却传递出了相似的情感,“所有对白、心理节奏是那么一致”,吴京说,这场戏就像一个梦,默契、同步。
影片曾释出一张二人角色叠影,注视彼此的海报,在刘德华饰演的工程师图恒宇眼中,人工智能MOSS就是女儿的未来,而对于刘培强,则是要为了儿子通过MOSS的面试。
影片发布会上,刘德华首次谈及角色,坦言“这个角色不好演”,“我饰演的图恒宇是一名科学家,因为角色需要戴着一副600度的眼镜,每天都在‘摸索’,也正因为角色的独特性让我在表演上改变了很多。”刘德华介绍,拍摄时,他不仅要学习穿航天服,穿上后,怎么呼吸,关节怎么活动,戴着两层手套,还要保持手指能够隔空操作小零件的灵敏触感,“只能多练”。最危险的一场戏,令他至今心有余悸,穿着比航天服重30斤的潜水服,深入8米的水下拍摄,还要模拟晃动,“当整个人浸在水里,还是会涌上一丝恐惧”。
《流浪地球2》中,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正年轻,刚遇见了心爱之人,组建家庭,当上父亲。他像每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守护自己的孩子。在吴京的眼中,“刘培强无论环境变得多么糟糕,无论他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为了牵挂的人,他都会努力地活着。”他去应征航天员、在太空拍打戏,一切都是为了救他的孩子。
而对于吴京而言,出演刘培强,又何尝不是为了孩子?吴京透露,从未想过自己能演科幻片,是妻子谢楠鼓励了他,“哪怕为咱们孩子埋下一颗科幻的种子呢?”从四年前的《流浪地球》,到如今的《流浪地球2》,吴京的儿子从4岁长到了8岁,去现场探班,满是好奇。
吴京相信,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科幻电影将给孩子们对于未来的想象,提供具象化的呈现。看过《流浪地球》的孩子们,一定会好奇,《流浪地球2》将发生什么新的故事,“你说,科幻的种子种下了吗?”
除了吴京、刘德华,“老戏骨”李雪健的加盟也备受关注。李雪健感叹:“当演员42年了,第一次拍摄科幻片。”对于李雪健的演技,郭帆赞不绝口,“我们有一场拍摄李雪健老师的重头戏,群众演员将近800余人并且大部分都来自国外。每次雪健老师表演完之后,他们会自发起立鼓掌,他们也许听不懂李雪健老师的台词,但无不被他所感染。”
◎主创声音
▶ 郭帆(导演):
开拍《流浪地球2》前,我以为在第一部基础上再度出发会相对轻松,但我发现我们其实还是重新开始,面对的困难都是第一部没遇过的,压力也比第一部更重,但我们一直试图创新,一点点地进步。我们用尽全力把没有的东西建立出来,希望让观众看科幻片的时候减少违和感,竭尽全力还原得更真实。我们不敢说突破,但我们一直在探索。
▶ 刘慈欣(监制):
看着自己的文字变为影像,这可能是作为文字工作者最幸福的时刻。谢谢每一位参与者让想象变为现实。希望《流浪地球2》可以陪伴每位观众。
▶ 吴京(主演):
在我太太的支持下我出演了《流浪地球》,希望为孩子们埋下想象力的种子。此次再次加盟《流浪地球2》,看着我们剧组小到一个道具,大到一个真实场景的置景,都有非常大的升级,特别有成就感,我们自己埋下的种子终于可以看到新芽了。
▶ 李雪健(主演):
在拍摄中感受到剧组非凡的凝聚力,就像“小蜜蜂”一样团结一心,用心完成一部作品,我们所有人都在探索与攀登这座叫做科幻电影的高峰。
▶ 沙溢(主演):
这是我第一次拍摄科幻片,本以为科幻电影更多的是无实物表演,但我们的实际表演区域基本都是实景,这让我在角色情感表达上发挥得更好。我已经做好了演更多科幻电影的准备。希望未来第三部、第四部也能叫上我。
▶ 宁理(主演):
这个组的每个人都有着冒险精神,我也是在这种精神感染下探索了许多新的可能,比如吊威亚,比如和刘德华先生在水下拍戏等等。每天我都会面对一些新奇和冒险所带来的小小的刺激。
▶ 王智(主演):
我在片中饰演一名医疗兵,是一名地球守护者,同时也是妻子、母亲。
▶ 朱颜曼滋(主演):
和李老师演戏经常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浑身发麻”。
▶ 刘德华(特别演出):
时隔四年终于可以参演,圆了我一个真正的科幻梦,甚至到现在我还沉浸在角色中,没有醒来。虽然前作我没有参演,但我一直都在。
◎影片数字
▶ 1400天:
《流浪地球2》从筹备、拍摄,到后期制作,历时1400余天。
▶ 6000个:
制作团队共为影片绘制5310张概念设计,9989张分镜头画稿,制作超过6000镜视效镜头。
▶ 95000件:
制作团队共制作了95000件道具、服装制作。
▶ 90万平方米:
影片总共搭建了102个科幻类主场景,置景展开面积超过900000平方米。
◎业界声音
▶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
一个学法律的好导演,原来是个梦想家。我从他身上看到中国电影的前途和未来。
▶ 华谊兄弟CEO王中磊:
郭帆用最重要的东西打动我们,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情感。
▶ 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片人刘开珞:
我已经看过很多遍《流浪地球》,一部好电影给心灵的震撼,不会因为时间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