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并搬至大荧幕,不仅推动了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促使经典文学重回大众视野,进一步提升文学作品的关注度,同时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大量优质素材,由此带动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为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提供了新土壤。在此背景下,《白鹿原》、《流浪地球》、《少年的你》等相继推出,在获得高票房和好口碑的同时,赋予文学作品以新内涵和新形态。然而,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不可避免地出现脱离原著、过度商业化等不良创作倾向,对此,电影创作者应积极探索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的突破点,由此实现文学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双轮驱动、双向赋能。
一、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的价值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作为影像时代全新的艺术形式,以“改编”的方式与文学作品相互交融,既拓展了文学作品的意义空间,使文学作品呈现更加丰满立体,同时借助电影实现了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可拓展文学文本的意义空间。文学作品的文本意义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而电影可通过对文学作品主题、人物、故事的再创造,从不同层面拓展和延伸文学作品的意义空间,从而使文学作品的人物塑造和主题呈现更加鲜明、立体、深刻。比如,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影片通过融合中国传统音乐《琵琶语》为国外经典文学作品注入中国元素和中国内涵,使文学作品呈现出文本意义之外的本土化解读,拓展文学作品的意义空间。除此之外,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还可促进文学作品形态的更迭。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创作出不同与以往版本的改编影片类型,使文学作品以不同形态得以呈现。以《智取威虎山》为例,该电影与上世纪60年代的《林海雪原》都改编自曲波的经典小说《林海雪原》,但二者的艺术形态各不相同。《林海雪原》诞生于中国电影产业起步阶段,电影创作体系和创作手段相对落后,加之受传统电影改编观念和政治因素影响,影片基本上忠于原著的人物和情节进行改编。而《智取威虎山》则在原著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化创作观念和技术手段进行创造性改编,既淡化了小说宏大的政治色彩,也将小说中的打斗场面予以视觉化呈现,从而使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更具现代色彩。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可实现二者的双向赋能,促进文学和电影的相辅相成、双向共生。电影诞生于大众媒体时代,具有与生俱来的传播属性,在大众传播文化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一方面,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可带动文学作品的二次传播。首先,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可借助电影艺术使经典文学作品重回大众视野,并借助影像化解读唤醒观众对于文学作品的记忆,进一步提升文学作品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其次,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的过程是对原著的二次创作和重新解读,而文学作品正是在一次次的改编中实现历久弥新。另一方面,电影作为大众媒介时代的产物,其艺术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更易被大众广泛理解和接受,将晦涩难懂的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可在文学作品与大众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实现文学作品的通俗化传播。以电影《红高粱》为例,其改编自莫言经典小说《红高粱家族》,在影片大获成功的同时,也为莫言的小说吸引了大量读者,可谓文学和电影双向赋能的成功典范。
二、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的现状
自进入有声电影以来,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并搬至大银幕,既有改编自国外经典文学的电影作品《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等,也有改编自我国经典文学的电影作品《西游记》、《红高粱》、《霸王别姬》等,不可否认,文学作品是电影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新世纪优质剧本缺乏的情况下,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逐渐成为诸多电影导演的首选。
新时期的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在产业化发展下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对古典文学的现代化改编,如《花木兰》、《赵氏孤儿》、《倩女幽魂》等电影作品,这些改编影片不再一味地忠于原著,而是加入创作者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导致该时期改编的电影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后现代的胡编滥造。其二,对国外文学作品的本土化改编。在文化全球化推进下,电影创作者的眼界和观念日渐开阔,大量国外文学作品被搬至中国荧幕,而这一时期的改编作品并非简单的内容搬运,而是通过融合中国元素进行创作,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其三,对网络文学的通俗化改编。网络文学作品具有天然的互联网基因和庞大的受众群体,加之其本身的故事结构就具有较强的电影感,将其改编成电影更易被大众和市场所接受。近年来,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在电影市场上大放异彩,均获得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如青春题材改编电影《匆匆那年》、《小时代》等,以及悬疑题材改编电影《九层妖塔》、《盗墓笔记》系列等。但与此同时,出现同质化、套路化等不良创作倾向,导致跟风改编之作数量繁多,不仅影响电影改编题材和类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破坏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行业生态,长远来看,必将危害电影改编市场的良性发展。在此背景下,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亟需寻找新的突破点,实现文学与电影的双向赋能。
三、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的策略
经典文学作品是培育电影精品的沃土,无论是早期“四大名著”的改编电影还是之后改编自《白鹿原》、《红高粱》等当代小说的电影佳作,亦或是网络文学催生出的《匆匆那年》、《左耳》、《鬼吹灯》等多种题材电影类型,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优质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精品的可能性,同时也表明市场和观众对于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的认可。特别是近几年,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国潮文化的兴起,古典文学逐渐代替通俗文学成为电影改编主流,不仅彰显出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的重新回归,更为新时期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若要突破通俗文学因过热发展而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就必须赋予电影以深刻的文学性。这是因为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尽管二者在艺术手法和审美角度方面各有不同,但文学性始终是二者的固有属性。然而近年来,在电影市场化改革和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一些电影为了迎合受众的感官刺激和娱乐化需求,片面追求粉丝和票房,致使电影在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上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挖掘。因此,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必须深刻把握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并借助画面和镜头将其文学性转换为影像文本,从而为电影艺术提供文学滋养。比如,电影《流浪地球》在对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进行改编时,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进行积极探索,为新时代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提供有益借鉴,从故事内核、宏大叙事以及视觉效果等层面传达中国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和集体主义,不仅使影片打上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更在中国文学改编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还应引入数字媒体开辟电影改编新天地,从而使其呈现不同维度的创新性。在数字媒介时代,电影改编既要讲究艺术性,也要讲究创新性。数字媒体在电影改编中的应用不仅颠覆了传统电影对文学作品的“简单复制”,同时为电影改编艺术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全新道路。一方面,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可在借鉴原有改编技巧的基础上融合数字媒体创新视听形式,使文学作品中的悬疑、科幻故事得以可视化呈现,甚至超越现实,打造传统电影改编无法呈现的视觉奇观,进一步拓展文学改编电影的艺术表现空间。比如,改编自中国经典名著《西游记》的电影作品《西游降魔篇》,借助数字技术不断打造视觉奇观以突破观众对传统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运用3D、CG等数字动画技术创设流沙河、高老庄等立体化的三维场景,不仅完全颠覆了原著的文学叙事逻辑,而且赋予原著原有的意义阐释系统以现代化特征。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还应与当代社会价值、审美取向对焦,从而发挥社会引导功能。当前,国内电影产业发展如火如荼,IP改编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逐渐成为风潮。但纵观近几年的电影改编市场可以看出,文学经典改编的电影屈指可数,国内外经典名著改编之作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大量资本涌入电影行业,使海量网络小说改编电影作品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加之互联网时代观影的主力逐渐趋于年轻化,导致大量网络小说改编电影充斥电影市场。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若要走向“经典化”发展道路,就必须主动承担起社会引导功能,在注重娱乐性的同时关注其思想性和社会价值,使其成为展现时代精神和民族力量的重要窗口,从而使观众获得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是互联网时代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文学和电影若要实现双向共赢,就必须持续寻找数字媒介时代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作品的突破点,既要保证原著的文学性,也要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跨界融合,从而创造出符合新时代大众审美的优秀改编作品。
(作者系黄河交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