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通过在青年大学生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心怀国之大者,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强化学生思想认同,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红色微电影作为融媒体时代的产物,将红色微电影的主流话语表达和红色育人功能融入高校思政课堂,通过聚焦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再现中国革命斗争和革命实践的峥嵘岁月,依托新媒体平台讲好党史故事,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堂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一、红色微电影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重要意义
在互联网技术助推下,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夹杂着碎片化、娱乐化特征的“快餐文化”“丧文化”等非主流文化,貌似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快节奏需求,实则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然而,传统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之间却缺乏有效媒介,加之以往陈旧的传播方式,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并不强烈。大学生被裹挟在信息洪流中,存在逐渐丧失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风险,导致当代大学生极易出现价值观错位、认同感缺失等情况,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同时,目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固化单一的现象,影响了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伴随着影像化传播时代的到来,红色微电影以其立体化呈现形式和互联网传播优势,逐渐成为高校思政课堂的有益补充,将红色微电影与高校思政课堂相融,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实现二者的互融、互通和互动,不仅契合当代大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化审美需求,同时也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红色教材。当前红色微电影的教育作用愈发凸显,革命先烈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精神通过新的形式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弘扬,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改革开拓了新的有效平台,有助于增强思政课堂吸引力、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二、红色微电影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有效策略
红色微电影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型有效载体,是集历史人物、革命事件、民族精神于一体的资源库,其创作来源贯穿于我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高校如何挖掘和运用红色微电影在红色文化育人方面的优势,从理论、实践和创新多个维度对高校思政课堂进行改革提升是题中应有之意。
(一)依托红色微电影优势,助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高校应充分挖掘红色微电影蕴含的丰富理论元素,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兼顾红色微电影的思想性、历史性和时代性,引导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革命历史,丰富和完善理论知识体系,进而保证思政课堂实效性。同时,高校还应改革传统思政课堂纯理论教学的单一模式,积极开辟思政教学第二课堂,将红色微电影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结合重要的重要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红色微电影展映暨“百部红色影片进校园”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微电影主创人员进行讲解,邀请观影同学谈感受。通过影片重现的峥嵘岁月,使同学们在沉浸式教育中加深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厚植同学们的家国情怀。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红色微电影实践活动,使红色文化育人“润物无声”。红色微电影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核心要义是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将伟大的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高校应将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红色文化在高校赓续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红色微电影制作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红色微电影的创作、拍摄、后期制作全过程,在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精髓,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同时,高校应积极与校外红色基地联动,组织学生走进历史博物馆、展览馆、影视基地等,以及红色微电影中所呈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遗址等,近距离接触和感受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三)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大思政课堂”。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高校应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堂”建设,有效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尤其是红色微电影资源,开设红色微电影专栏,加大红色微电影宣传力度。依托校园官方网站、慕课、云课堂等网络平台开设大学生红色微电影赏析选修课,推动网络平台和思政课堂的有机融合,拓宽高校思政课堂的发展空间,实现全国思政课堂资源共享,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主动性。同时,依托社交媒体传播范围广、受众规模大的优势,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积极宣传红色微电影,搭建“指尖上的红色文化”学习阵地,真正实现红色微电影的全覆盖。
三、结语
红色微电影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为高校思政课堂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政课堂有助于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有益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传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研究员)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第一批辅导员工作室“文传四海”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室理论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