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陈可辛成立泛亚洲制片公司引发热议,讨论时都会提到“亚洲电影”,即亚洲范围内跨国、跨地区合作的电影,亚洲国家地理上毗邻、文化上相近,加上近年出现了很多有潜力操盘跨国项目的亚洲电影人才,研究和制作“亚洲电影”已成为一个热点。
近日,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发展论坛上,行业代表、知名导演等一起商讨“亚洲电影”框架下的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电影合作,交流跨国电影合作经验,并提出了中国和东盟10国电影共创具实操性的建议。
从《警察故事3》到《天才枪手》
论坛上,《警察故事3》、《天才枪手》、《忠犬流浪记》等跨国合作案例及背后的经验被一一分享。
中国香港知名导演唐季礼分享了他在好莱坞、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拍片经验。在他所执导的《警察故事》系列、《红番区》、《脱线先生》、《雷霆战警》等影片中,与好莱坞、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有过合作,并收获了不菲的票房成绩。
“我刚做导演的时候,就去了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在唐季礼看来,东盟国家跟中国历史上就有紧密的联系,那里有很多华人移民,是重要的海外市场。不仅如此,唐季礼透露,东盟国家还为他的拍摄提供了诸多便利,例如可以封路、封桥、开直升机,印度尼西亚的小岛也丰富了拍摄题材。
后来因为想加大题材内容,唐季礼又去马来西亚和成龙拍了《警察故事3》。拍完这部片后,一个美国发行商告诉唐季礼,他的电影用英语讲台词,观众会更感兴趣。
“好莱坞的优势是语言优势,在北美市场以及全球69个国家发行时,语言都没有障碍。”唐季礼透露,《红番区》加入了英语台词,最终以600万美元的成本收回了3400多万美元的票房。他总结,这种制作方式是针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的一种策略,“如果要有更好的合作,必须要理解市场,理解对方的文化需求”。
2017年,泰国影片《天才枪手》在中国内地上映,2.71亿的票房将这部“批片”推上了当年中国市场的年度“黑马”之一。《天才枪手》的幕后“推手”、恒业影业董事长陈辉在论坛上分享了他和团队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发掘影片的经历。
陈辉谈到,除开美国电影之外,在国内受欢迎的外片有西班牙悬疑片、日本动漫,以及带有社会属性的印度电影等。他选择外片的标准不只是观众想看什么,还看重稀缺性,“我希望能够入手在中国比较少的类型题材,像《天才枪手》,它关于亚洲最大的作弊案,还讲到亲情、女权,这是国内观众会选择观看的。”
《天才枪手》在筹备发行时,恒业影业一个星期内就完成了谈判和合约签署。陈辉透露,在这种情况下跟外方谈判时,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能在第一时间给对方提供一份完整的发行策划案,“告诉对方这部影片用什么样的营销或发行方式能够取得成功,给对方更多的信息,他才会把影片卖给你。”
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曾联合发行了泰国影片《忠犬流浪记》,也曾与泰国合拍电影。保利影业总经理李挺伟总结和东盟国家合作的经验,“我们和东盟在语言习惯、政策制度上差异,避免不了在工作时间、人员管理、环保等要求上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制片模式、拍摄理念、意识表达等方面提前做好有效的沟通。
中国—东盟合作优势:山水相近、文化相依
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发展论坛致力于找到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电影领域的合作方向,在论坛讨论中,不少嘉宾表示,中国和东盟合作具有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在中国和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广西壮族自治区。
论坛主办方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总经理唐诚希在致辞中提到,“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人文往来密切频繁,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开展电影交流合作具备天然的优越条件。”
广西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家、编剧凡一平在走访东盟国家、与之进行文学交流后发现,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近、文化相依”,他作为壮族人,在泰国、越南能听懂他们日常用语的30%。他所在的广西民族大学,专业上还囊括了东盟10个国家的语种。而且东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泰国属于佛教国家,与中国和而不同,在文化的深度交流上有很多便利。
凡一平认为,“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核心资源,很多电影都是以文学为母体。”凡一平创作的小说《寻枪》就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这些年广西已经将许多中国优秀的作家作品翻译到越南、泰国和柬埔寨。我们也进行小说互相改编,双方有不错的文学作品,我们就互相翻译、互相改编。”广西已经与东盟进行了深度的文学交流,为中国和东盟之间洽谈电影项目提供很好的基础。
恒业影业近年在与泰国、越南、日本合作电影。陈辉表示,目前和东盟国家合作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克服,尤其是在电影工业相对薄弱的国家,面对一些经验比较欠缺的团队,会遇到较多问题。他谈到四方面问题:首先是各个国家对电影在艺术上的认知有差异;其次是制作环境中的话语权和决定权问题;第三是语言问题,这涉及到制作的指令下达;第四是安全,一些国家的安全问题让电影拍摄产生困难。陈辉提醒中国的电影公司,需要通过制作方提早沟通、提前筹备来克服掉这些困难。
中国—东盟电影未来:确定合作协议和培养人才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双方都积极推动双方在经贸、电影领域的合作。去年10月,泰国文化部与中国国家电影局签署了电影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提到双方举办电影展并派出电影团队参加,鼓励两国的电影组织和个人相互交流、合作、共享产业信息。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电影产业合作的实质性进展,在场人员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提议,可由广西牵头,面对东盟10个国家,签署类似中泰电影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合作协议,明确融资、资金出入、外币兑换等方面的管理方法。通过具象化中国和东盟国家合拍的办法,为愿意合作的公司提供完善的协议备忘录以作参考。
凡一平指出,中国和东盟国家应该建立沟通机制,“经常走动,就像走亲戚一样”。具体来说,“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主办地,如果东盟电影周与博览会时间上同时举行,它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这样就让经济搭台,电影来唱戏。”
一些宏观上的提议之外,电影人才培养是最受关注的问题。
张丕民认为,中国—东盟电影合作机制被提出由来已久,但缺乏实施的细则:“在人才培养上,应给予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年轻电影人可以参与的短期培训的机会,或者人才互换学习的机会,并将之常态化。”他透露,中国电影基金会也在创建一些专项资金,推动相关活动发展。
凡一平认为,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广西当年产生了一批像张艺谋这样知名的导演,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的电影人才严重匮乏,严重制约了广西电影的发展。”他指出,现在广西缺乏有影响力的导演。没有导演,本地作家、编剧、演员等资源就无法整合起来。
李挺伟介绍,在人才方面,保利影业筹备签约工作室,通过工作室挖掘好的人才和项目,也会布局一些海外电影人合作的工作室,共建发展。他希望通过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这个平台找到合适的电影项目,参与创投。
唐季礼则强调了电影演员的重要性,“每一部电影无论用什么故事、什么题材,都是由剧中的演员来承载我们的故事内容,观众喜不喜欢这个电影,谁来演是有很大关系的。”他认为,未来要培养让观众喜爱的演员,做一些让中国的演员能够被全世界的观众都能接受的角色。
有观众向唐季礼提问跟杨洋、张艺兴这样的青年演员的合作体验,他表示,杨洋、张艺兴都愿意创新,拍动作戏也不怕受伤。未来,他也希望跟更多青年演员进行合作。
本次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发展论坛是今年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下设的论坛活动,论坛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广西文化产业集团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表演艺术专项基金、广西广文院线投资集团承办,广影国际影城协办。
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总经理唐诚希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贾磊磊主持论坛。论坛最后,为唐季礼导演颁发了中国—东盟电影共创发展论坛的共创大使荣誉。论坛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