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6版)
◎ 一日档“过气”,成熟观众不愿为“噱头”买单
发行公司对新档期开发的热衷度在2011年达到顶峰。这一年,新开发的七夕档已经成了市场新商机,单日票房达亿级,上一年新开发的万圣节档有档期应景的《密室之不可告人》单片2400万的好成绩诞生,而被网友造出的11月11日“光棍节”也在同年加盟了电影市场新档期行列。“光棍节”当日不仅有应景影片上映,单日票房也冲高至8000万元。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电影档期除了传统的“四大档期”、成长中的“小长假档”,再加上情人节档、三八档、六一档、母亲节档、七夕档、万圣节档、光棍节档、圣诞档全年电影档期竟有17个之多。
档期多,确实可以调节市场节奏,但如果电影档期多到建设跟不上的情况,档期的价值便无从谈起。
母亲节档期由于应景片源匮乏逐渐走淡。圣诞档随着贺岁档的衰落已很少被提起。新生的万圣节档,短短两三年即销声匿迹。光棍节档虽直到2016年还有“脱单”类应景影片上映,还是难与电商抢夺客流,最终淹没在了双“11”的抢购热潮中。仅剩情人节档、七夕档、妇女节档、六一档几个一日档期活跃于市场之中。
情人节档和七夕档由于以青年情侣为主要观众群的精准定位,一直具有较强的市场爆发力和丰富的片源,年度重头爱情片大多会选择这一档期上场,形成了影片与档期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其中,2月14日情人节档,在春节档当上最卖座档期前,始终保持着每年单日票房冠军的席位,多次刷新单日票房纪录。《将爱情进行到底》、《101次求婚》、《北京爱情故事》等高票房爱情电影都是选在情人节档入场。但是近年,情人节档也显现了疲态,2017年情人节档票房同比下跌39.4%;2018年同比下跌28.14%,最卖座影片是“情人节”当天点映的春节档新片《西游记女儿国》;2019年情人节档最卖座影片也不是应景爱情新片,反而春节档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成了档期冠亚军。情人节档电影类型与档期的关联度明显下降,档期效应急剧下滑。
传统单日档期妇女节档虽一直未能达到档期与影片紧密关联的程度,不温不火,显得有些“鸡肋”,但从近两年的档期新片看,妇女节档有望依靠进口片提升热度。2018年、2019年,多部进口片在妇女节档登陆,有效提升档期票房,其中2018年妇女节档票房提升幅度高达79.63%,2019年在《惊奇队长》的带动下,档期票房同比又增长了54.64%。
影片与档期高关联度的档期中,六一档是为数不多的档期。针对儿童观众的中外动画片几乎都会首选“六一”上映,也由于档期明确的儿童观众群定位,令六一档始终呈现稳中有升的走势。唯一的遗憾是,近年六一档最火儿童动画大多是进口片,《哆啦A梦》几乎成了“六一”的常驻冠军,国产儿童动画向仍需努力提升自身技能,此前,国产成人向动画已经开了个好头。
一日档期式微,将中国的电影公司从迷信“档期至上”的惯性思维中拽了出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不愿再靠档期赚“投机”票房,把更多精力用在创作上,推出强片进入客源更丰富的传统强档获得高回报收益,成了许多电影公司的首选策略。思路上的转变,也造就了近年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的中国式大片的集体涌现。随着拥有固定观影习惯的观众数量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观众不愿再冲着档期“噱头”走进影院,他们走进电影院的原因变得更加纯粹——挑个好场次,看个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