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第七届全球电影产业链发展论坛之《中国电影蓝皮书(2020)》、《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0)》首发式在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培文主办。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聂伟、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北京大学出版社浙沪区业务经理陈慧芳等嘉宾出席本次蓝皮书首发仪式。
《中国电影蓝皮书》、《中国电视剧蓝皮书》是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合作推出的年度“影响力影视剧”案例报告,至今已步入第三届,成为广受学界、业界好评的口碑书系。本套蓝皮书继续以“影响力”、“想象力”、“工业美学”、“可持续发展”等为关键词,对2019年“双十强”电影与电视剧进行案例化的深度剖析、学理研判和全面总结。
此次蓝皮书筹备工作历时数月,经过前期初定40部票选作品、后期3轮严格筛选,进而分别选出2019年最具代表性的10部电影及电视剧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少年的你》、《我和我的祖国》、《地久天长》等十部电影入选2019年最具代表性的10部电影。
评选仍以“影响力”为关键词,在作品把控、投票人数、民意调查、数据整合、涉及题材范围等诸多方面均更上层楼,更具代表性、影响力与专业性。与去年相比,今年评选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联手影视网络平台“飞幕APP”,在飞幕主页上进行广泛的网络推荐、评选,票数完全公开,投票者可以看到票数。在充分重视网民、大学生票选意向的基础上继续邀请5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票选,既具有大众性亦具有高度的精准性、专业性。
与现有的一些年度报告重视全局分析、数据梳理与艺术分析相较,《中国电影蓝皮书2020》与《中国电视剧2020》侧重以个案切入来分析年度影视业的十大现象,每个案例分析都结合具体文本,依托全年影视格局,辐射整个影视产业链,并进行“全案整合评估”,总结并归纳其核心创意点、“制胜之道”(或败北之道),研判其可持续发展性。这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还具有艺术生产与产业发展的实践指导意义。
首发式上,还举办了“中国影视的现实、美学与想象”主题报告,分别由陈旭光和范志忠主讲。主题报告结合蓝皮书项目,总结了近年电影的发展,尤其面对当下疫情现实,对于中国影视业的应对、突围、重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与往年相比,2019年的电影市场似乎冷淡不少,但年末各项数据却又还令人满意:总票房642亿,同比增幅5.4%,呈现出“整体增速放缓”却“电影成果颇丰”的两极现象;而2019年,对中国电视剧而言,则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方面在新中国70周年之际,献礼剧题材丰富,精品迭出,另一方面2019年电视剧界,仍然深受2018年演员纳税风波、收视率造假等引发的产业震荡的影响,影视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和规范管理升级。但总的来说,中国影视产业仍在稳扎稳打中砥砺前行。每一年度各大影视评选榜单相继出炉并引发全民关注与热议,亦足见中国影视艺术、文化与产业影响力之盛。
总体而言,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具有了崭新的面貌,如青年导演群体的崛起,新口碑时代的基本形成,新主流电影继续引领潮流,“想象力电影”突破显著,集中爆发等。但客观而言,中国电影产业在诸多方面还有上升的空间。例如与美国相比,本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数对于进口大片的依赖还是过于严重——中国电影票房榜前20名之中有10部是进口分账大片。
此外,中国电影虽然类型相对丰富,市场趋于多元,但实际上中国电影市场的丰富资源和潜能并未得到全面开发,国产电影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现实资源。如何把这些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美学资源转化为新型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工业生产力、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仍然是当前中国电影产业与创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