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复产复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电影学者周星表示,无论是政策上还是内容创作上,电影行业都要勇于创新。而坚持“内容为王”,则是中国电影眼下巩固本土市场,以及未来大步伐“走出去”的关键所在。
特殊时期更要坚持“内容为王”
在周星看来,电影行业的复产复工难点在于电影是一个群体性的文化消费活动。“电影业的复产复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制定复工的进度表时,应考虑到全国大局、观众心理、行业状况等综合因素。”
在他看来,企业什么时候复工?现阶段复工到什么程度,都是要全面考虑的问题。采访中,周星也给出了他心中的复工进度表。“希望6月要有小部分的影院开始放映影片,到了7月、8月的暑期档,应该要有一批优秀的国产大片公映。”
周星还提到在特殊时期,政策和内容生产上更要敢于创新。他表示,在市场恢复初期,很多电影企业对于投放自己的头部产品不免会有些顾虑,担心产生风险。因此,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出台针对头部影片第一时间登陆院线的鼓励政策或者补贴,让片方更愿意第一时间公映头部产品。此外,针对一些优秀的进口大片,周星也表示,在恢复初期也可以鼓励他们尽快进入到市场当中去,甚至可以鼓励一些进口大片先于国际市场登陆中国电影市场。“复工初期,如果有几部大片相继定档公映,市场热度一下子就起来了。”
在国产影片的创作方面,周星非常赞同坚持“内容为王”。“前不久,国家电影局召开的电影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中,特别提到了‘内容为王’,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他认为,越是在困难阶段,越应该鼓励制作出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优秀作品。只有真正好的作品,才有能力吸引观众重新走进影院。“即使没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电影也到了电影多元化创作、扩大观众群体的时间点。”
周星举例说,比如在创作抗击疫情题材的影片时,中国电影人应该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他告诉记者,在过去7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中,涉及医疗题材的电影不到20部,有影响力的就更少。“创作抗击疫情题材的影片,医护人员自然是主体,但主创人员要跳脱开单纯的讲述救援过程、急诊室情况等元素。”他进一步说,创作上要有更大的视野,如创作科幻题材影片,影片中甚至可以反映国际上的强权、不公、社会问题等。“如果只是单纯表现救援,电影一定比不过真实的生活。所谓‘内容为王’,不仅仅表现好人好事,更重要是现实的厚重性,表现时代巨变中的人和事。”
周星认为,未来中国电影要鼓励个体性的创作,孵化出更多如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郭帆的《流浪地球》等优秀作品。
“窗口期”要有,但线上线下融合是趋势
“电影自然是属于电影院的,合理的‘窗口期’同样是必要的。”在肯定“窗口期”和影院作用的同时,作为电影学者的周星,对线上等其他播放渠道同样持有较为开放的态度。
在他看来,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未来线上线下的融合、界限的模糊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关键是有合理的制度安排、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
“电影是社会产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对于线上线下的放映模式要有界定,对于‘窗口期’也要有规范,但绝不是两种模式相互排斥。”周星认为,电影确实首先属于影院,但在大趋势面前,影院也不应该屏蔽网络。
对于未来线上线下的融合,周星在采访中也提供了一些思路。他表示,对于一部新片而言,可以节选十几分钟的素材在网络上播放,或者选择某一个时间段播放,如果观众错过了这次网络播放,就只能进到影院去观看。他认为,只要解决了线上付费的票房分账模式以及盗版等问题,这不失为一种融合的方法。而他的这些思路,其目的都是在扩大影片影响力,最终想尽办法把观众导流回电影院。
此外,对于一些重映的影片而言,周星表示,甚至可以在影院尝试放映“弹幕版”。“作为学者,弹幕并没有完全影响我对影片内容、形式的欣赏。”他认为,从制作到发行放映,电影人需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结合当下的情况和观众在某一段时期心理、情绪,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内容质量提高了,“走出去”自然水到渠成
在周星看来,在经历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电影人坚持创作自己文化的故事,坚守自己的市场是第一位的。“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首先把国内市场做好并不是一种‘退守’,等到中国电影有更多更优秀的影片可以被世界观众接受,以及中国综合国力更进一步增强的时候,中国电影大幅度‘走出去’也就水到渠成。”他表示,好莱坞影片之所以在世界上影响力大,除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外,更重要是好莱坞影片内容确实足够好。“中国电影‘走出去’第一目标并不是在世界市场的票房占到多少,更重要是提高文化上的感召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