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珠影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和广东省对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按照“六个到位”的要求对集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布置安排。
与此同时,珠影集团积极履行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创作出品了战“疫”主题歌曲《武汉红梅》,制作了公益MV《我相信》以及《返岗防疫请牢记》等三条公益宣传短片。一部抗疫题材的纪录片正在筹拍中。
珠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垂林表示,要讲好新时代中国抗疫故事,关键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向观众传递好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王垂林表示,疫情的冲击也迫使我们对电影行业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我们相信,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和扶持下,全行业同舟共济,困难只是暂时的,电影产业会迎来新的发展拐点。我们对行业未来发展始终怀抱信心。”
按照“六个到位”布置疫情防控工作
《中国电影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目前仍处在防控的关键阶段。在这期间,珠影集团在防控疫情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垂林:珠影集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六个到位”的要求对集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布置安排。一是防控机制到位。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视频会议,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集团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制定了应对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复工复产指导方案以及应急方案,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工作职责。二是值班值守到位。春节假期及延迟复工期间,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单位经营班子在岗值班,多次到一线细致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各单位严格落实“双带班值班”制度、每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零报告”制度。三是员工排查到位。集团各单位对全体在职员工进行假期行踪和健康状况每日跟踪登记,建立“一人一档”,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对离退休员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防疫指导和健康状况排查。四是设施物资到位。多方联系供货渠道,组织各单位及时采购防护用品,为有序复工复产做好保障。五是内部管理到位。按照上级要求,各影城迅速暂停营业,并细致做好全额退票、消毒杀菌等工作。集团各单位于2月10日起全员复工,结合实际做好错峰上下班、部分人员远程办公等安排,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六是宣传教育到位。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广泛动员宣传,指导员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与此同时,珠影集团积极履行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珠影充分发挥影视创作生产专业优势,结合电影艺术展现手法,倾情创作出品了战“疫”主题歌曲《武汉红梅》,该歌曲的创作理念是以情动人、凝聚力量,旋律优美、易于传唱,以武汉市花红梅象征中国抗“疫”精神,突出必胜信念,深情表达珠影人、电影人对全国各地奔赴战疫一线的逆行者和英雄的武汉人民的敬意。歌曲在网上广泛传播受到好评。此外,珠影集团旗下珠江电影频道精心制作了公益MV《我相信》以及《返岗防疫请牢记》等三条公益宣传短片,第一时间对频道广告版面进行调整,每天不间断滚动式播放疫情防控主题公益广告,有序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抗“疫”题材影片正在筹拍
《中国电影报》:反映时代、记录时代是电影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是否有筹备相关防疫战疫题材作品?您认为,在创作重大医疗题材的作品时,怎样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抗“疫”故事?
王垂林:我们非常关注疫情对社会的影响,第一时间推出了歌曲MV《武汉红梅》和《我相信》,以“电影+音乐”的纪实手法展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个个动人瞬间,表达对奋战一线的逆行者和武汉人民的敬意。这些项目一经推出即在网络上获得大规模点击转发,证明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信念之强大。接下来,我们也会筹划一些反映防疫战疫的项目,包括院线电影、网络电影、系列短视频等,目前正在筹拍与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共同发起的抗疫题材影片。
要讲好新时代中国抗疫故事,关键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向观众传递好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珠影创作中素有聚焦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的优良传统,这次疫情期间涌现许多感动大家的平凡人物和故事,都是很好的创作题材。比如此次广东医疗队奔赴武汉的人数已超过2000人,他们冲锋在前、勇于奉献,他们既是战士,也是普通人,令人肃然起敬,值得以电影艺术形式进行记录和书写。
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
《中国电影报》:受疫情影响,很多剧组暂停拍摄,全国影院也暂停营业。您如何看待此次疫情对于电影产业发展,尤其是创作和市场方面的影响?
王垂林:这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方面预计全国电影票房的损失在180亿元左右,让期待“小阳春”的影视行业,反而遭遇了“倒春寒”,让整个电影行业陷入停摆,影视行业投资、制作、宣发以及院线等产业链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危机中往往也蕴藏着机遇,疫情的冲击也迫使我们对电影行业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电影创作方面,一是需要更加注重内容为王,无论行业生态如何变化,内容是否打动观众才是决胜关键。面对疫情冲击,正好沉淀下来精细打磨内容,为下游环节做好充足准备;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影制作技术的革新。中国电影这十多年来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电影技术的革新支持,3D、IMAX巨幕、4K影厅的出现,不仅带动电影院的繁荣,更是拉开与小屏的距离,培养起一大批电影观众。
电影市场方面,一是院线影城可能会经历一次大浪淘沙,一批盈利模式单一、经营管理不善、条件落后的院线或者影城将会被整合或者直接淘汰出局,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有条件、有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院线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二是倒逼电影院改变经营思维,创新商业模式。经过这次疫情,新的电影制作方式、发行与放映模式及盈利模式将不断涌现,影视产业、数字产业、文化与旅游产业等互补与融合发展将获得更大突破。如何创新影院自身的营销定位、客户运营管理以及商业运作模式,或许是每家影院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对行业未来发展始终怀抱信心。这次疫情发生之后,各地行政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出台各项扶持政策,高效有力,帮助影视企业共渡难关。事实上,在2003年“非典”后,电影主管部门也根据疫情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及时出台了利好政策,如2003年内地和香港、澳门签订了CEPA协议,推动了合拍片的发展。同年,广电总局颁布新规,向社会开放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等环节,下放放映审查权、简化程序等,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我们相信,在主管部门有力指导和扶持下,全行业同舟共济,困难只是暂时的,电影产业会迎来新的发展。
院线、影院需要积极求变
《中国电影报》:电影院目前还未恢复正常营业,但也积累了一批优秀作品“蓄势待发”。对于今年电影业的恢复运行、复工复产,您有何建议?
王垂林:疫情短期影响最大的是放映环节,影院首当其冲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如占全年票房约10%的春节档(珠影集团旗下院线影城的春节档票房占全年票房约6%)近乎颗粒无收,情人节档期也空手而归,同时却面临工资、房租开支等固定支出的压力,前期的宣发投入也直接损失。即使疫情过后,电影行业还需要有一段恢复期,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修炼内功,另一方面需要得到一些政策层面的扶持,才能渡过难关振兴发展,我们的建议有两点:
一是开展行业自救。面对此次疫情的影响,电影行业首先需要行业内部各方互助支持、积极开展行业自救。珠影集团作为省直国有企业,已开始与旗下各影院进行沟通,切实了解影院的经营状况和诉求,并联合各大院线同行,在制片、发行、院线以及影院终端的全产业链内探讨解决方案,同策同力;拟定相关扶持政策层面的建议措施,积极向地方以及行业主管反映情况,谋求行业生态的稳定发展,携手共渡难关,充分发挥国有头部院线的带头作用。
直营影院方面,一方面积极安抚影城员工的情绪,积极为员工寻求暂时的工作渠道,另一方面积极与各物业公司商讨减免租金的可能性,与供应商协商沟通进行卖品的退换货处理,一定程度上止损,同时积极尝试其他非线下业务的开拓,谋划广告合作新做法等等,加大其他业务的研讨及谋划。
我们认为,此次疫情过后,院线、影院需要积极求变,如增加影院的线下体验,将观影体验做得更为丰富,融合更多的商业业态和娱乐体验,打造电影商业综合体等。如通过拍摄、制作和放映技术的革新,让观众体验到新型放映设备和技术有别于互联网播放的观影感受,增加影院受众群体,增强观众与影院的黏性。我们相信,今后影院实体与互联网平台将不再是二选一,而是逐步走向融合共赢。
二是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首先是酌情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制片与影院环节的负担;并出台财政补贴措施,减轻影院的租金负担。尤其是对疫情严重的地区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影视企业,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力度要适当加大。其次是提高电影行业的专项资金补贴力度。电影企业面临停工带来的制片环节的重新调整、投资追加以及违约风险等问题;此外,经过这次洗牌存活下来的院线影城,将需求一定的资金通过更新改造设备技术以及创新经营模式变来适应新的消费市场。应适当提高电影企业补贴力度,帮助企业尽快走出经营困境、恢复生产。其三是出台适度宽松的融资政策。疫情结束后,电影行业大概率面临亟待全面恢复的局面,各环节面临大量资金需求。对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应适当放宽信贷政策、提高信贷水平、降低信贷利息。其四是加强法律扶持。从短期来看,影视企业履行中的各项合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在疫情结束后,应当加强对影视企业的法律援助,帮助影视企业顺利解决法律问题。在长期来看,应修订电影产业促进法,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情况下对电影产业的扶持救助政策。
《秘密交通站》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中国电影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这样的重大历史节点,珠影有哪些创作计划?
王垂林:珠影集团一直以来关注现实题材,坚持精品战略,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努力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两年前我们已经在筹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项目,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正密锣紧鼓地加快推进。去年开机的《野孩子的秋天》是一部反映年轻乡村支教女教师与留守儿童情感故事的扶贫题材电影,在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将会与大家见面。另外一部重大题材影片《秘密交通站》也在稳步推进,故事主要以汕头秘密交通站的历史事迹为原型进行再创作,献礼建党100周年。我们正和一线香港导演及业界知名编剧合作,力求将《秘密交通站》打造成主旋律商业大片。除此之外,我们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故事、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故事,同步筹备港人爱国题材影片《大同》、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献礼片《遇见》等。这两年,通过《白蛇传·情》等项目的锻炼,我们自身的创作团队得到一定提升,同时通过与一线电影公司的合作,聚拢了一批优质资源,站在粤港澳大湾区放眼全球,珠影必将一步一个脚印做出精品力作,不负电影国企的使命。
电影创作生产是立业之基发展之要
《中国电影报》:珠影在打造精品力作、规范电影市场、电影技术研发等方面,始终承担起了国有电影企业的使命与责任。面对高速发展、日益变化的电影市场,珠影有哪些新的思考与探索?
王垂林:2019年以来,珠影集团全力启动实施《振兴珠影三年行动纲要(2019-2021年)》,确立了“一二四八”发展思路,明确了进一步聚焦主业主责,扎实推进电影创作生产、电影宣发放映、电影融媒体发展和影视关联产业四大板块八项重点工程取得新的突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独具特色的全产业链现代电影集团,努力实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国有电影企业前列。
电影创作生产是珠影集团主业中的主业、中心中的核心,是珠影立业之基、发展之要。《纲要》确立了“强化能力,主参并进”的拍片思路,明确了未来三年实现珠影出品影片30部以上,力争近三年在电影主业特别是主旋律商业大片创作生产上取得突破。
电影宣发放映业务是珠影集团目前最大的收入和利润来源。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我们将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推动电影宣发放映业务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终端控制力与盈利能力。
我们正积极探索电影融媒体业务。珠影集团旗下珠江电影频道是广东省唯一的专业电影频道,接下来将积极开拓“电影+电视+互联网”融媒体业务,积极打造适合电视、互联网传播的原创节目内容,集聚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举办相关综艺活动,开展影视融媒体营销服务等,积极推进“网上珠影”平台建设。
同时,我们进一步拓展影视文化关联产业业务。以珠影影视文化产业链为核心引擎,珠影积极开拓与之相关联的“大电影”产业,重点推进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珠影星光城系列项目拓展、珠影乐团音乐演出、青少年演艺教育培训等项目。作为珠影振兴的主战场之一,目前正全力推进将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升级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港,和大湾区电影博物馆、广东4K电影创作中心、珠影星光旗舰影院、珠影星光演艺厅等标志性项目有机结合,打造“电影+科技+金融+旅游”的产业园区,集聚一批电影创作孵化、拍摄制作、宣发放映、器材设备、投融资等企业入驻,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地区影视剧拍摄制作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