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研究项目专家论证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会议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承办。本次论证会旨在学界、艺术界的同仁共同探讨“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项目成果的严谨性、创新性及学科贡献性,并深入研究此项目下一步推进、落实与执行工作,以实现该项目完善电影学人才培养体系和中国电影学派理论话语体系的研究目标。
论证会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和深入的探讨,在交流、对话、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深了学界对中国电影学派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认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侯光明在开幕式上介绍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自成立以来的研究情况,希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之际,各位专家能就“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建言增益,共同来推动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构建一个更为完整的中国电影理论话语体系。
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孙立军表示,在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电影应在新的理论高度思考如何发展,“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项目的推进正是对电影产业的一次理性梳理。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认为,论证会议的举办充分说明该课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也说明如何用艺术传统来丰富中国电影的表达是各位专家高度关注的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回顾了我国传统艺术达到的成就,将之联系到中国电影,系统分析了中国电影继承、吸收和贯彻了哪些艺术传统,并作了细致的写作。他认为中国艺术传统不仅包括高雅的艺术,新中国之后的革命文化也应囊括。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从老一辈电影美学家钟惦棐的研究谈起,充分肯定了“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研究项目对推进中国电影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他鼓励研究团队做研究要有定力,要追求深度、广度,争取将这一研究做成代表中国中华民族在当今电影美学思维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文联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饶曙光认为该研究项目具有双重价值,一是可转化成为教学服务的教材,那就需要按教材的体例、规范进行写作。另外,该项目还具有更高的战略意义,希望研究团队争取做出能够代表当下中国电影美学思维水平的高质量的研究。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认为“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项目的研究具有较大挑战,但现有的成果说明北京电影电影学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看得出研究团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尤其是组织起一支既具有传统艺术素养又对电影有所了解的团队,这对学生的学术成长很有帮助。此外,他从中国艺术传统、电影创作、历史影响和个案研究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