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毒2》上映20天,票房突破12亿,超越清明档《反贪风暴4》的近8亿票房,接续了2018年《无双》12.63亿的成绩。在《扫毒2》之后,暑期档即将上映的《使徒行者2》、《沉默的证人》等港式警匪片也被业内看好,港式警匪片与今夏的天气一样,攀升着新的热度。
◎ CEPA改变港式警匪片
1997年香港爆发金融危机后,电影市场雪上加霜、全面萎缩,2003年香港电影从业人员已经从巅峰期的2万人减少到不足5000人,如何重振香港电影成为摆在这座“东方好莱坞”面前的难题。
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 CEPA(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协议生效后,港产片将不再受到20部引进大片的限制,香港和内地的合拍电影则可以作为内地电影进行宣传和放映。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热潮从CEPA开始。
作为最早一批“北上”的香港电影人,吴思远回忆,CEPA之前,香港电影人习惯到台湾、韩国取景拍摄,“我们原来是到台湾去拍的,老是在小坪顶,到台中、台南,拍到没有地方可以拍就去韩国拍,《南拳北腿》是在韩国拍的”,但渐渐地,觉得在韩国拍摄也不方便,“所以后来,我才有回内地拍的想法”,吴思远说。《新龙门客栈》、《青蛇》和《宋家王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内地拍摄的。吴思远将当时到内地拍戏称为“假合拍”,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我们是分不到钱的,片子的内地版权是给合拍的制片厂,最初我们在乎的是能去取景。”
从“假合拍”到真合拍,内地与香港电影人共同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2003年,《无间道Ⅲ:终极无间》成为了CEPA实施后第一部在内地上映的香港内地合拍电影,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让香港和内地电影人都尝到了甜头。警匪片作为香港电影颇具代表性的类型片,开始不断寻求与内地市场的契合点。在不断的融合共进中,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面对新的制片环境与观众需求,香港电影人及时对警匪片策略进行了调整,在保持香港警匪类型片精髓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改变,比如:扭转影片灰暗调性,塑造正面警察形象,呈现更加多元丰富的动作场面等。在经历了适应期的阵痛之后,香港警匪片很快找到了适合内地的发展方向,重新恢复勃勃生机,出现一批港式警匪系列片。
《寒战》系列、《追龙》系列、《扫毒》系列、《杀破狼》系列、《反贪风暴》系列、《使徒行者》系列等一批颇具代表性的警匪系列片相继涌现,构筑起了CEPA后港式警匪片的新样貌。
◎ CEPA后港式警匪片第一课:内地化置换
随着香港电影人北上,港式警匪片也在原有类型基础上相应地进行了内地化的移植和置换。由于警匪类型本身的敏感性,在香港与内地的合拍中经历了更长的探索期,如何能够在保留港式警匪片特色的前提下,符合内地的审查与审美,成为摆在电影人面前的难题。
这一阶段在内地上映的港式警匪片主要有《无间道3》(2003)、《双雄》(2003)、《新警察故事》(2004)、《黑社会》(2005)、《门徒》(2007)、《导火线》(2007)、《男儿本色》(2007)、《兄弟》(2007)、《证人》(2008)等,这些影片在不断的尝试中探索港式警匪片内地化置换的道路。
它们的内地化置换保留了香港警匪片固有的类型元素,比如枪战、动作、正邪对峙与较量等,这些香港警匪类型的基本元素被全部移植到CEPA后的港式警匪片中。但是,原有香港警匪片中,过分表现人性灰暗、人性恶、呈现负面警察形象的部分,则根据内地的审查制度、观众接受程度等进行了改变。
提到香港电影中负面的警察形象,就不得不说起吴思远早年的两部电影,“1975年我就开始拍《廉政风暴》、《七百万元大劫案》这些社会写实片,因为当时香港没有这样的片子。1976年《七百万元大劫案》上映后反响都很好。自此,香港电影里以后才有警察贪污、才有黑社会,这都是由我带起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香港电影研究专家赵卫防以《黑社会》(2005)为例,阐明过于港式的警匪片并不能更广泛地被内地观众接受,“《黑社会》对内地观众的挑战失败后,此后的香港警匪片都在保留基本类型元素的基础上,逐渐开始自觉进行内地化置换。”
内地化置换一方面让港式警匪片更好地适应内地市场,但另一方面,“港片不港”的批评之声也蜂拥而至。港式警匪片原有的人性复杂性、丰富性日益缺失,正邪二元对立过于简单趋同等多种问题,正在对港式警匪片的发展产生越来越负面的影响,寻求突破已然迫在眉睫。
◎ 港式警匪片的复归与再定位
2008年CEPA又陆续就香港电影签署了补充协议,包括允许合拍电影在香港制作,香港商人可以在内地主导投资电影院等。这再次加快了香港电影人北上的脚步,一些香港电影人经过此前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能够逐渐把握内地观众的口味。,
2008年前后,港式警匪片在数量上呈现出明显的增长。随着一批如《证人》(2008)、《线人》(2010)、《寒战》(2012)、《逆战》(2012)等港式警匪片的出现,更多香港电影人意识到港式警匪片在内地仍然具有发展路径、能够获得较高的口碑,更重要的,是“能够赚钱”。
2009年,“麦庄”联手的《窃听风云》上映,该片虽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警匪片,但是对于警察形象的刻画,却相较此前一个阶段实现了飞跃,极致描摹了三名警察的人性弱点与生活困境。
随后,《警察故事2013》(2013)、《风暴》(2013)、《扫毒》(2013)、《毒战》(2013)、《窃听风云3》(2014)、《魔警》(2014)、《反贪风暴》(2014)、《赤道》(2015)、《寒战2》(2016)、《使徒行者》(2016)、《反贪风暴2》(2016)、《惊天破》(2016)、《追龙》(2017)、《杀破狼·贪狼》(2017)、《拆弹专家》(2017)、《追捕》(2017)、《无双》(2018)、《反贪风暴3》(2018)、《扫毒2》(2019)、《追龙2》(2019)、《廉政风云》(2019)等一批新的港式警匪片(系列)层出不穷。这类警匪片对原有的“港风港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回归,在人性复杂性上重新进行探索。
赵卫防认为这一时期港式警匪片的回归并非一种简单的重复,“既是一种转型,也是一种上升式的回归”。这个阶段的港式警匪片试图恢复人性丰富性,同时又符合内地的电影文化、观影需求、审查制度。
《证人》、《线人》、《寒战》、《扫毒》等一批影片,在简单的正邪对立之外又加入了人性的丰富性,中间人乃至警察也都出现了人性弱点,甚至出现了坏警察的形象。在内容深度和人性复杂性上进行了复归与升级。
从类型创新的角度来看,2008年之后的港式警匪片,在枪战、动作、追车、打斗等场面制作上进行了升级与创新。以仍在上映的《扫毒2》为例,三方对决的戏份被放在地铁站内,两辆车冲进地铁狂飙的景象确实给了观众更强烈的刺激,凸显了港式警匪片的激烈感与极致性。地点、场景上的“异想天开”,让港式警匪片极尽刺激、极致癫狂的属性更加凸显,类型表现力也实现了跃升。
从叙事层面来看,港式警匪片的悬疑性在逐步增强,复杂的多线索叙事也开始增多。比如《寒战2》围绕一个核心的悬疑来做,同时辅线铺陈警局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极大增强了影片的悬疑感与叙事张力。
◎ 港式警匪片精髓犹在,老树发新芽
不同于一些“港片已死”、“港味不港”的论调,赵卫防认为,港式警匪片在传承、创新、发展以及与内地的置换过程中,以一种新的形式存在于香港电影及两地合拍片之中。经过CEPA的打碎与重塑之后,港式警匪片伴随着香港的变化而共同成长,仍然保留着香港警匪类型片的精髓。
从类型层面来看,动作、打斗、枪战、追车等警匪片“必备”情节来看,港式警匪片都保持着良好的延续,并且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进行创新。
香港警匪片中蕴含的港式人文理念在进行内地化置换之后,其本质并未发生变化,在警匪片中更多表现为不以传统的单一价值观来评判一个警察,而更多是以个体的人来探讨警察的情感状态与生命状态。港式警匪片中的警察经常会有坏的、恶的、阴暗的等人性很多面,但总体上,警察代表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大方向并不会发生变化。
CEPA后的港式警匪片经过两个阶段的转变后,角色的丰富人性特点得以保留。《扫毒2》中刘德华饰演的角色,他的复杂性与多面性都得到了展现,影片也在吻合内地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保留了香港警匪片原有的主题:警察代表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敬业奉献,既有警察作为职业的基本属性,也有警察作为人的丰富人性。
事实上,港式警匪片不仅精髓犹在,而且随着近年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深扎内地电影市场,一批在港式警匪片基础上进行类型杂糅创作的“新主流大片”应运而生。其中,以《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为代表的新主流大片,在兼有港式警匪片强情节、快节奏的类型元素之外,更结合内地主流价值观,赋予人物全新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香港资深影评人列孚最早在 1995 年提出“香港电影之死”,但是,面对香港式警匪片的未来,列孚解释,“香港电影并非真的已注定了‘死亡’日期,到如今至未来,香港电影或以另一种形态出现,例如是香港电影元素已融入中文电影(如与内地的合拍片),例如它或许是一种小众范畴内受到注重的电影。香港电影的未来仍在于中文电影里面,就如多年前的过去,当整个中国内地几乎只有上海在制作电影的时候,香港同样也在制作电影,那时候何来有上海电影与香港电影的区划?只是那时的香港电影多在粤语地区发行、上映和面向海外华人社区罢了。香港电影将以另一种形态走进未来,这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