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王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电影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必是文艺大国,而文艺大国需要建立在坚实的文艺教育基石之上。电影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靠电影人才。在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迈进的道路上,电影教育责任重大。
1984年1月,文化部108号文件通知宣布建立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心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署办公。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陈荒煤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电影家袁文殊、张骏祥任副主任。同年10月,经文化部批准,中心设立研究生部。面向全国招生,研究生部的方针任务是: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电影历史及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电影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科研机构设立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人才培养的职能。但与北京电影学院等高等艺术教育机构不同的是,这里只开展研究生教育。最初的研究生教育采取的是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培养的方式,专业方向是电影历史及理论。设中国电影史、电影艺术理论、电影剧作理论和电影美学四个研究方向。导师队伍包括了当时电影理论界的众多“大咖”——陈荒煤、张骏祥、钟惦棐、贾霁、沈嵩生、汪流、白景晟、袁文殊、程季华、罗艺军、余倩等。
研究生教育起点高、效果好,起到了文化引领的作用。正如原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沈嵩生在《电影学研究》(第一辑)序言所述:“研究生在学期间,集中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一批富有教学、科研经验的专家、教授,或出任导师,或讲坛授课,在学术力量和物质条件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使中国电影研究生教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并导致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原来本科教学和研究体制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教学运行机制,牵动了两个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将高层次电影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层面。”
1994年,中心在经过近10年的联合招生培养后,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第一次独立招收研究生共计17人,当时的导师为郦苏元、王金国、何鸣雁、李恒基、王亮衡、仲呈祥、杨远婴、谭春发、胡克等9人,这些导师代表了我国90年代电影理论研究的较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学科方向也增加了港台电影研究、电视创作及理论等。回顾从1994年到2009年15年间,尽管没有连续招生,但探索出了人才培养精英化、学科建设特色化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史论、创作及产业方向的教学理论研究特色。
2010年至今,中心研究生教育实现了每年连续招生,学科方向也逐步凝练为7个:电影理论与美学、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研究、当代中国电影、影视创作及理论、电影档案、电影产业。导师队伍结构更加多元化,不但包括了陈墨、李迅、饶曙光等理论领军者,也包括了皇甫宜川、王群、连秀凤等理论兼创作型教师。其间,为了打破相对封闭的办学思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还聘请了一些行业前沿的专家担任兼职导师。经历了2011年教育部的学科调整,中心也获得了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授权。
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中心还获得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权,从2019年开始,每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增加一倍,用于实践创作型电影人才培养。
可以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教育的35年历史,是我国高层次电影人才培养的缩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对当前我国的电影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电影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艺术教育事业,本身就是老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电影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又肩负着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伟大任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的要求,科学谋划未来电影教育工作,是摆在包括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内的全国诸多电影人才培养机构面前的使命和任务。
◎ 新时代的电影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那么,对于电影专业的师生来讲,何为“发展大势”?
这种发展大势,首先体现在中华民族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转化,摆在我们面前的更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切成果的取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那么,电影教育的总的基调,就是要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使电影教育从源头上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保证电影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这种发展大势,还体现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架构下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体到电影教育中,就是要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电影学学科体系。这一学科体系要具有可执行性、可持续发展。真正有利于高水平创作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德艺双馨名家大师的持续产生。
比如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研究生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从建校之初保持至今,那就是持续三年的《中外名片阅读》,课程为三年期。为此,中心为此开辟了专门的电影放映厅,进行电影教学观摩,提供符合研究生论文研究对象相关的电影胶片观摩及电影档案资料藏书。从1985年开始,每周进行至少两次胶片放映,34年来,从未间断。一代又一代的电影研究学子在电影胶片殿堂的洗礼中成长,至今珍贵的中国早期电影的教学观摩放映仍是各研究电影史的同类院校单位无法比拟的。电影教学观摩的重要意义,首先体现在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电影的爱国意识、进步意识、人民意识、现实意识、反思意识等文化传统。
◎ 新时代的电影教育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三精”为标准
人民电影表现人民,人民电影教育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电影教育不但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文艺的特殊属性。所以,电影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守教育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电影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其意识形态属性,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大量的接触国内外的形形色色的电影。一些好的电影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课,但也有一些电影传播拜金主义、娱乐至死乃至历史虚无主义,看了这样的电影,无疑是上了一堂消解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所以,电影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练就电影艺术的火眼金睛。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研究生教育历来重视通过丰富的课程体系,养成学生在电影大潮中的文化定力。比如在课程设置中会按年代、时期、国别、思潮、研究目标的差异邀请不同的业界学者、行业专家进行讲授,仅《中国电影史》课程就细分为无声电影、解放前电影、十七年电影、新时期电影、现当代电影等课程群;而《世界电影史》又细分为世界电影流派、法国电影、西班牙电影、日本电影、俄罗斯电影等课程群;《电影理论》则细分为西方电影理论、中国电影理论、电影生态学、女性主义电影、新概念电影、电影研究新趋势等课程群;《文艺理论》又细分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文化研究、文化政治学、美学研究方法论、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等课程群……通过多元化、结构化的课程群,是学生开阔视野,明确重点,增强鉴别力和鉴赏力。
恩格斯在给菲·拉萨尔的信中写到:“我评价你的作品用的是最高的标准,即美学的、历史的标准。”这不但是文艺界的艺术作品评价标准,更应该作为电影教育领域的人才评价标准,一个优秀的电影教育机构,不应该只培养做大片、创造视觉奇观的人才,而且更应该培养电影领域的思想者和艺术家。即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文艺作品评价标准上,这是对原有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