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创新都要有高维度的思维以及工具,否则一定不能叫做创新。高维度高到什么程度?我们说,必须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台阶上站得高、看得远,能够获得未来已来的时代青睐,其眼光和胸襟足以成为一个时代格局的基础。有的人是做“生意”的人,满足于每一个具体的项目赢利,有的人是做格局的人,立志要颠覆眼下的:1,商业模式;2,行业份额;3,产业手段。做格局的人才可能在这里和我们谈高维度思维和创新工具,才配得上讨论什么叫“上帝视野”。
在互联网的创新历程上最骄傲的词汇的确便是这个“上帝视野”。当人们都在同一个维度上头疼的时候,人们不可能找到“一招鲜吃遍天”的时候,人们事实上是完全没有高维度思维和意识的。近二十年纷纷被互联网击倒的线下商业实体,就是这样毫无远见并且无从创新的传统公司。传统是什么?在新经济面前,传统就是“等死”的代名词。至于已经精疲力尽的传统的人们还能说什么,恐怕只有一句话:“保守是等死,创新是找死。”一句话都是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是所有人都在等死或者找死,事实上我们身边很多年轻的创业成功人士,就说直播,以前没有的直播经济,现在火了,行业的产值蹭蹭直上云霄。他们凭的是什么,就是互联网经济也就是新经济的全新特色,上网,上网,还是上网;流量,流量,还是流量。传统的行业死了吗?金融、贸易、购物、旅游、娱乐,死了吗?重工业、制造业、轻工业、交通业、航天业、农牧业、科技业、通讯业、城市公共事业等等,死了吗?永远不会死。
这就是时代的变革潮流所至,整个社会在日新月异,从产业到媒体的变革浩浩荡荡,而最重要的是人心。今天的电影产业已经行走在人心思变的大道上,如果还不看到新经济全媒体的商业模式绝对颠覆传统,画地为牢,守株待兔,那就非等死而是寻死了。现如今这些话已经不值得和等死也罢,寻死也罢的人去讲了,一个时代只能对为一个时代而生的人说话。什么是“上帝的视野”,就是能够以俯瞰的角度确定自己奋斗方向的观念和立场,加上能够使用新手段。
时代正在分出两个层面的格局,一个是颓败的局面,另一个新生的局面。上帝的视野正是这样看待这两个层面的格局或者叫局面的。两个层面的格局是相互相成的,颓败造就了新生,但是在上帝的眼中,这样的趋势不可逆转。因为一轮朝日已经诞生,昨天怎么还能够回来呢?上帝的视野说三种情况不可挽救:还在死守线下商业模式的,不懂得如何开展社交式经营的,和看不见大数据跨界整合新世界的方向的。第一种再精细也是旧管理人员,第二种等于还是第一种,第三种明显是缺乏学习和悟性。
创新者为什么能够有上帝的视野,首先是因为他们不满足于就这样敷衍自己身处的世界。他们一定是满腔热情的人,是那种“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够为人类牺牲两次”的人。正是这样的追求迫使着他们一定往前走,一定朝新的世界攀登,这个新的世界既是新的商业与科技维度,也是为着给与市场创造新的顾客和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就像一家影城的有追求的店长,她一定会说我们提供的不是一场电影的体验,我们对每一位观众提供的都是一次有温度的情怀。我认为只有这样的境界,才有永恒的动力去开创所谓“上帝的视野”。
如果说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今天的传统的(等死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管理方法因为过时而寿终正寝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只是它们今天一定是在“上帝”的视野里死去的。对于影城前台售票来说,第三方售票就是上帝的视野。对于还企图用难得张罗到的小优惠修复会员制度的运营来说,开展跨界的社交活动,运用大数据手段刺激粉丝(圈粉)就是“上帝视野”。对于循规蹈矩地管理影城、放好一天天上面指定安排的影片的工作,把影城改造成多次元的时尚生活馆不失电影欣赏初心,就是“上帝视野”。
在当下开展网红直播,在有限的放映节目档期最大限度地招来观众,同时和时尚百货时髦艺术时兴的潮流联动起来,都是“上帝视野”。而能够运用线上的媒介或者借助性价比高的社交活动广泛地开展生活馆活动的影城,加上院线尽快建设社交与大数据部,就是“上帝视野”。对于一家影城就放映那样几部电影而言,观众可以随时在网上翻阅几千部影片,这网上的世界对于网下的影院就必然有强烈的睥睨,这就是“上帝视野”。要用多少的“告诉”,我们才能给人们说得清楚什么是“上帝视野”!
任何前进的时代都会是平衡或者对称性被暂时打破的历史时刻。对称性也许真不容易打破,但是平衡总是被非平衡超越,然后重建新的平衡的。非平衡经济学纵贯整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上帝视野”负责照看着人类的整个思维改变和心灵状态。它核心的一点便是掌握住这个时代的技术标志,掌握着仅仅属于这个时代的工具。工具就是维度,维度就是立场,立场就是时代。人跟人的差距不是智商和情商,更非钱商和权商,而是你们掌握的工具不同。上帝的视野掌握住大数据和社交的工具。这就是答案。
有两类也号称是“互联网电影公司”的机构也倒在发展的路上。有人会说,他们没有互联网理念吗?他们没有线上的工具吗?乐视影业的确就是最早立志做互联网发行公司的,但是乐视影业始终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线上平台(媒介)。连一个APP都做不好的公司,称不得是互联网电影发行公司的。爱排片和灯塔则是有自己的线上平台也的确在线上运作的,但是,上帝的视野指的是有灵魂的工具,不是做一个APP就等着线上的收割的。灵魂便是社交和大数据,没有社交的办法去运作流量和带去温度,就不是互联网。爱排片和灯塔的弱点就是都不善于开发社交。
人们常说学会做软件编程,就等于有了“上帝视野”(的角度),这是很形象很恰当的比喻。程序员知道为什么能够出来这样的软件而一般使用者就不会了解。上面所讲的上帝的视野也是一样,今天的生活已经被“互联网”这个最伟大的“程序员”规定好了,它的算法已经规定了今天产业和行业的规律了,你掌握或者不愿意掌握它都已经在那里了。学会上帝的视野无非是知道这个时代和这个产业是被怎样的算法所规定的,然后提升自己的算力。
互联网时代的2.0已经到来了,或者说是互联网的下半场。这个下半场就是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强调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它们并非Stady Hard,而是要开发计算机的神经网络,即仿照最强大脑的神经网络功能,这样我们才知道人的大脑才是最厉害的计算机,厉害在哪里?在于人的大脑皮层神经网络是所有认知和判断、所有思维和决策的算法产生地,是最强算法与最强算力的源泉。
有一句古话说,你看见过去多远,就能看见未来多远。如果脑神经网络的算法会被最终发现,那么这个“看见”应该离我们最近,虽然它至今还是离我们最远的存在,这就是辩证法。千万别以为自己永远都是“吃瓜群众”,抓紧赶上时代,高度发挥自己的激情和热度,世界如此美好,没有上帝的视野就对不起自己的青春了。所有今天的互联网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将在人工智能的覆盖下重新出发。这边是“上帝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