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的“电影产业大师课”第12期讲座日前在北京电影学院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太合娱乐集团副总经理、影核科技执行董事、资深影院管理专家邱洪涛以“电影宣发和互联网:渠道和流量视角”为题,就近几年电影产品宣传发行的发展演变、互联网票务平台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影响、互联网如何为电影行业赋能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
邱洪涛首先回顾了电影“宣发”近几年的发展演变。当下的发行概念,事实上是脱胎于传统的胶片拷贝时代和国有地方电影公司体制,本质其实是渠道管理,更多是TO B;发行对影片的最终票房产出承担直接责任。而宣传业务倾向于TO C。随着互联网的介入,宣发投入与票房产出的相关性、可见性及可衡量性大大增强,尤其是“票补”的在线转化对影片票房所产生的直接影响。由此,宣传与发行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邱洪涛认为,宣传和发行应当是电影营销策略的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关系,若各自为政则弊端明显。
随后,邱洪涛通过深入剖析“在线票务平台是否发挥很大媒体价值”对市场现状提出质疑。他认为,虽然数据显示两大在线票务平台已经覆盖了全国90%的电影市场用户,但来自票务平台本身的流量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用户来自于美团、微信、淘宝等大流量入口。由此判断大量观影人群依然属于主动观影的存量用户,平台所谓的媒体价值,也就是触达用户的价值其实是很有限的。他还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了在线票务平台巨头的出现所引发的竞争公平性担忧与票房结算系统风险等问题。
谈及“互联网技术如何为电影行业赋能”,邱洪涛通过近年来片商与影院在“春节档期”的角力等案例分析了渠道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他提出,第三方票务平台崛起改变了产业价值链,但影院始终是这个环节上无法绕过的一环。第三方票务平台占比畸高、影院话语权旁落这个格局的形成,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影院安于城市化进程带来的行业增长红利、同时资本强势助力第三方票务平台掠夺用户的中国式互联网思维,归根到底是影院自身对经营能力的放弃。渠道与内容永远是荣辱共存的关系。
邱洪涛同时对未来中国的电影宣发及影院经营进行了展望。他认为,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制的确保障了产品生产能力和票房产出能力,但体制的僵化也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仅从影片的营销来看,中国不仅不落后于好莱坞,甚至完全可以形成超越好莱坞的特色体系,但在观众预期管理方面,好莱坞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邱洪涛看来,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电影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优质内容的产生。(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