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有一家影城积极开展流量变现活动,他们看好商场的每一次推广活动,都预先设计好自己的引流打法。譬如这一天是和商场联合推出观众19.9元观影活动,甚至9.9元观影活动,或者这个优惠落实给影城的会员,令得会员蜂拥而至。活动的策划是这样的:影城选好了这一天受观众喜爱的影片,做好商业计划书,交给商场共议合作。商场为一张票出10元钱,观众出10元钱,影城也出10元。最低票价30元,活动就开始啦。实际上影城不用出钱。而如果有20元最低票价的话,观众只需9.9元,影城光是活动本身,还有钱进账。这就是流量管理!观众是流量,商场顾客是流量,流量一进一出,影城的生意越来越好。
这样的活动可以扩而广之,影城可以和别的商家(商场以外的)也同样举行这样的合作。电影本身自带流量,影城将之先导流给商家,商家又通过合作回馈流量给影城,用少量的现金作杠杆,事情就撬动起来了。譬如演唱会、健身运动、购书、美食、各种新品发布,还有婚姻介绍所的联谊甚至医院的体检活动,等等。这家影城的经理熟读二十四字管理妙诀:“无社交不影城,无跨界不营销,无变现不数据,无线上不线下。”影城的营销部将之作为基本打法活学活用,得心应手,这是我听到的当下最从容淡定的影城故事。
为什么那么多影城院线愁眉苦脸呢?已经自带流量,就是民气可用。我知道正是这家影城最早在全国开展“寻找二百个群主”的活动。如果一家影城的目标是管理二百个群主,那么一条院线就应该管理一万个群主。因为影城一家凭营销策划部员工就可以做到二百个群主的寻觅与管理,一条院线的总部要求一个主管级别的员工管理一千个群主,就应该作为KPI的题中之义。今年暑期及下半年的强片很多,互联网之下无数商家商户都在寻找流量,院线影城自带流量——重要的话讲三遍——就是最好的大展身手的时机。每一个影城都可以这样考核你的员工,每一条院线都可以这样建设你的市场部。
时代变了,变有变的打法,用时髦的话来说,影城就是一个编码的机构,运用的就是算法,算法越先进,说明编码越成功,一部机器凭什么智能?就凭它的编码和算法是超级的,这样的机器——影城/院线就是有强大算力的影城/院线。机器、编码、算法、算力,这些概念加起来便是人工智能的技术概念。流量管理用的就是互联网的思想方法加上人工智能的思维与手段。
人工智能的方法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是从学习人类最基础的脑神经元反应中来的。脑神经元的突触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电讯号,它们在脑神经网络中不停地辨识、记忆、选择、存储、塑造模型、创造语言与图形,然后输回到大脑的沟回里,行动的能量就出现了。这个过程就是一连串编码和算法的过程。人工智能技术正是从这里找到了计算机深度研发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这个模型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观,它告诉我们,这种对于外部世界的反应本身带来了人的外部世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全认知。这就是来自神经元网络的“深度学习”,不依赖于过往的逻辑思维,而完全靠与生俱来(生物学根源)的神经网络功能。
过去的一套打法行不通,就是过去的算法过时了。如果说影城现在找不到新的套路,对于管理一筹莫展,不要紧,无非是说过去的思维观念走到了瓶颈,现在需要的正是恢复正常的神经网络功能——你只需要能够辨识你的外部世界就行。这是一个什么世界呢?这是一个流量的世界,流量的本质是数据,而流量的信号应该最能够得到脑组织中神经网络的连接与发放——院线影城必须以大数据眼光看外部世界而非只看着每一天在影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流。
我们应该回到人的本能,应该回到人所具有的脑神经网络本能,每一个部门和影城/院线的员工都是神经元突触!整个院线/影城就是一个大脑。它如果不是能够辨识和反应的脑神经网络,它就死了。脑神经网络的学习今天被发现正是“深度学习”,而学习的目的就是开发算法。河南影城就是在算法上打了翻身仗。在跨界合作中,商场出了10元,观众只需出10元已经可以按照最低票价政策与院线结算,而观众实际上只需9.9元,整个购票条件便已成立。
影城在一个月当中可以做多少这样的商家合作啊,如果你有二百个群主,你有一支专门做跨界合作的市场部团队,你就等于有了一个聪明的脑细胞神经系统。而观众被你长期的19.9和9.9元吸引,你的院线/影城还怕不能立于不败之地吗?算法无处不在,一次划算的策划就是一次营销的编码,一场成功的大型活动就是一次杰出的流量管理。还有什么数据不会回到影城,还有什么管理的困难挡得住院线?流量管理为院线和影城带来的收益将成为巨大的新世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在这里。
一个院线/影城的管理者和领导人要会算(法),这句话也许是老生常谈。会算的“算”就是“算法”的“算”,而算法不从传统中来,算法从对于周边流量世界的辨识中来。运用辨识的方式就产生了流量的算法,有了算法就有了新的编码,算法越厉害,编码就越高级,越懂得算的人,就是越有算法头脑的人。编码是将算法与辨识结合进一个“码”当中的手段。中国古代的八卦和当今的二维码一脉相承,八卦就是古代的二维码。只不过二维码已经人人被安排得以各个辨识,无需过问算法过程,一切均由计算机代劳。八卦时代的“计算机”则是那些熟悉八卦管理(即“算法”)的圣人。中国古代的八卦其中当然深藏算法,而它给我们今天的启发便是算法决定打法。
当下所说流量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团队对于算法的熟练掌握和技术的研发。我们主张全行业开展院线/影城的流量管理算法公开赛,让所有影城都参与到流量管理的竞赛中来,把竞争力变成竞赛力。这个竞赛将一举改变行业对流量管理无动于衷的状况,改变不会用脑子辨识环境和思考问题的氛围,而将我们倡导的流量管理思想传播开来。
算法竞赛的第一方面是对比同级别城市同体量影城,在同一档期影片节目中取得“全国最佳人次成绩”的流量管理方法;
第二方面是影城针对同一部影片采取的流量管理措施,使得影片取得了显著的票房成绩;
第三方面是它们之间对中小型其他优秀影片各有自己特别的打法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第四方面则是通过上述成功的流量管理,检验影城自身的会员体系是否得到了恢复与提升。
这四方面的竞赛表面看的是人次、票房、中小影片成绩,但实质上看的是各自公开的算法。我们要让这些优秀的算法给行业带来分享,其刺激的打法得以铺展开来,成为中国电影行业新的资源和动力。
流量管理是院线/影城自身的一场意识更新,它和过去开展异业合作的方式既有异曲同工的一面,也有新时代创新发展的不同。异业合作、整合营销、授权商品等等以影城/院线为本体,纯粹围绕自己的利益(中心)打转。而今天倡导的流量管理,则是因为流量和数据跨界互导,其所具有的算法功能被无限放大,从而达到互联网的更加互联互通的目的。
异业联盟每一次机会都要独立认知,每一个行动都要独立策划,每一个成果都彼此没有关系和交接,每一次都是重新开始、重新拉出新的数据,以依托进行商业计算。流量管理把这一切全部流量化,最好的办法便是搭建通过“二百个群主”去运作的流量接流量的平台,譬如APP与APP的对接,小程序与APP的对接,小程序与小程序的对接。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来自于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第二场的开场对白。对于我们来说,这次惊天动地的国际博弈固然已经是全球到来的一个时代的序章,而院线行业所已经开始的难道不是一次同样翻天覆地的“暴风雨”吗!中国院线行业下一拨精英人才一定是懂得数据与流量管理的经营人才。他们是算法精英,是流量管理精英,是懂得辨识和具想象力的精英。一旦中国院线/影城行业开展起流量管理竞赛,院线/影城的新一代经营人才就会脱颖而出、红日喷薄。我们期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