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和娄烨都被称作“第六代”导演的“三驾马车”之一,在3月底和4月初的国产院线里,他们分别奉献了重要的作品,《地久天长》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本文简称《风雨云》)。两部影片都构成了被大家所广泛讨论的文化事件,两部影片的艺术成就和社会价值,网络上纷纷扬扬讨论了许多,这其中很多话题并未达成共识,大家仍然各自坚持着十分不同的观点。
过去说中国导演的群体代际现象,代表了中国电影文化的某种局限,这些年已经没有过去意义的电影代际划分了,这证明了一种解放和进化。但我发现这两部影片的外观虽然不同,但是其叙事结构竟然不约而同有着特别相似的特点,而且都是跨越30年左右的历史过程,叙事段落前后错置,其现实批判的意义也很相似,而且也都显示着差不多的表达上的界限。
两部影片在影评人那里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待遇。贬低前者的多,对于娄烨的影片,则表现出了特别大的热情。这也许与导演个人粉丝群体的多寡有关,也与导演的包装策略有关,当然也与电影的质感不同相关。
关于《地久天长》的意义,笔者已经写过一篇影评。我分析了这部电影被观众质疑的部分,一些精英观众(影评人)认为本片丧失了批判性,主要在于两家进行了和解,我觉得影片中耀军一家和沈英明一家的和解,是民间的自我和解,不必做更大意义上的发挥。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王小帅叙事上也有一些不谨慎之处,比如他将片子中的沈英明处理为后来的房地产商,而在电影的美术语言里,刘耀军在南方的家庭和工作场所(一个私营修理店)带有强烈的底层意味,所以这就带来了叙事上的麻烦。
因为这样一来,两个家庭的和解就不仅仅是普通友谊那么简单。须知房地商在都市观影青年那里,是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内涵的。我觉得王小帅在处理这样的问题上,似乎不如贾樟柯和娄烨敏感。王小帅赋予了影片主角这样的职业,又似乎对于这个职业的社会内涵没有更多的分析,仅仅将这个职业当作一个普通职业来处理。这显然不符合很多观众的期待和社会理解。
当然,也有可能是王导并不喜欢那样的符号化思维和阶层对抗意识,而故意这么设计的。
另外这部影片的质感很传统,于现代感上略有欠缺,虽然我愿意将这部影片看作是中国电影院线里面的一种带有回归气质的作品,但其他影评人未必如此善意地去对待这部作品,我发现大家对电影中一些叙事上的疏漏之处,进行了十分不客气的挞伐。
我觉得娄烨《风雨云》里面的情节设计也有相似的漏洞,但是大家为什么不去盯娄烨的缺陷,而几乎是全盘接受和无保留的赞美呢?我觉得因为宣传上的某些失误和某些电影外部的原因,使得《地久天长》的电影意义生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掉了,《风雨云》的媒体待遇则几乎完全相反,它的意义生成机制被扩大了,甚至被赋予了很多影片文本中似乎并未包含的意义。
这实在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娄烨的电影感性搭配能力很强大,它的招牌式的晃动影像当然具有独特的号召力,也有一定的哲学内涵,它所传达的现代性迷乱对应了年轻观影者的都市伤感和都市不安。
音乐和碎片式剪切、大量极端天气的使用,一起促成一种迷人的情调。在《风雨云》中,其感性营造的能力还体现在很多地方,我觉得“全部颜值在线”的明星脸还是起到了很好的牵引的作用,很多情色竞逐场景也富有感官刺激作用,加上急促的叙事节奏,观众的注意力被很好地带领着从开场跑向了片尾。它对于观众的代入感很强。
另外我发现,这巨大的观看激情并非完全来自于文本内。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做过如下分析:
“《风雨云》的开头是野合的男女发现了一具尸体,然后镜头在空中俯拍城市整体,又如梦幻般由远及近推向广州城市近景,这一设计是为影片定调、开宗明义——欲望都市是娄烨电影的母题。之后镜头落下,跟随天河冼村少年跑向强拆现场,飞奔的少年无疑是我们的视线引导者,引领我们进入一场亢奋的对抗中。这场戏的气氛很‘燃’,赋予观众巨大的情感浓度,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情感的来源并非仅仅来自于文本,有相当的比例是从片子外部而来,从《风雨云》上映前的一些新闻而来,也从娄烨坎坷的电影制作历史中来。但在激情观影的那一刻,观众其实已经分不清这一情感的具体来源了。由于影片内部事件(强拆)和外部事件(上映困难)是相关的,那些在多处积累的感情能够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投注到了整部影片的观赏机制中,正是这种情感支撑着观众看完了全片:腐败、杀人、通奸、欺骗和报复……这使得所有的人性黑暗表象叠加在一起,但却仍然具有叙事上的合法性。”
其实我觉得《风雨云》是一部犯罪类型片,这一点大家越来越能够形成共识了。我们就可以更专注地从他的悬疑和感官刺激中获得观影快感,并提出类型片相关的艺术要求了。当然,将它当作一部黑色电影,也基本上可以接受。
定位其实很重要。如果将它当作一部艺术电影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那么我们的要求就会很不一样,如果这样看待这部影片,我觉得片子的叙事就显得过于潦草了。就像娄烨一贯的神经质作品一样,它呈现了大量极端化的情绪结果,却很少看到历史和社会的实体性存在,在《风雨云》中,其扎实的社会呈现似乎主要是开头那一场。
说娄烨电影神经质,这不是过于贬低了吗?也许我应该去分析为何少见历史和社会的实体性存在,去分析这种情绪何以引发了那么多共鸣。善意的观众其实看到了这种神经质背后不言自明的东西,他们愿意以各种方式(哪怕有点捕风捉影)去解读,去撬开一个封闭的世界,这也算是这部电影的文化力量之一。
总之,我觉得王小帅和娄烨的两部影片的传播过程,让我看到了电影评价活动的不纯粹性,看到了越来越主动的观众,也看到了当下电影青年的文化心态。冷漠与狂热里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逻辑,电影是我们观看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