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如春天里的一股暖流,激荡在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心头。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要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要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总书记的这一番话,对我们电影工作者而言,无疑是创作的根本遵循,他明确指出了我们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可谓高屋建瓴,纲举目张。新时代的新疆,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在这人民书写历史的华彩篇章里,蕴含着太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为我们文艺工作者讴歌时代精神提供着丰富的精神养料和宝贵素材。
时代在发生着巨变,需要我们忠实地记录和描画。近年来,我们开展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创作,无不是在总书记文艺思想的引领下展开的: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的巨幕影片《远去的牧歌》描绘着哈萨克牧民随着时代的变迁,从艰苦的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乐业的过程,讴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治国理念,记录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变,为时代画像;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和即将推出的影片《昆仑兄弟》,讴歌着访惠聚驻村干部和结亲干部团结和引领各族群众奋发图强的高尚精神世界,描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立传。
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塔克拉玛干的鼓声》中,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何建疆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奉献和牺牲着自己的一切;《昆仑兄弟》中,结亲干部徐昆为了守护村民马尔丹坚守的诚信,不惜一切代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友善,托举着马尔丹坚守的诚信,托举起了和谐社会需要的信任与温暖。
这两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精神世界,正是我们新疆各族干部在新时代里不忘初心,守土有责,扎根奉献的精神世界的升华呈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就是由这样一个又一个普通的党员干部来彰显,来实现,来聚拢的!
像何建疆、徐昆这样的人民英雄,正活跃在当今新疆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载着时代精神,如果我们在文艺创作中,能够把这些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物刻画好,就能够记录好我们的时代精神,并为时代明德。
在近几年的创作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开掘着新疆发展的时代精神,展示着新疆发展的美好图景,表现着各民族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真爱》弘扬着跨越民族的大爱,《梦开始的地方》讲述着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关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讴歌着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昆仑兄弟》用两个不同民族的兄弟情义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将开机的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大型歌舞电影《乘着歌声的翅膀》将展示出各民族青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融合发展的时代风貌。电影《真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分别获得了连续两届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现在总结,这两部影片均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开展创作的现实题材影片。
总书记还强调“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回顾我们近几年的创作历程,越是俯下身子虚心向人民学习,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为人民抒写抒怀抒情的作品,就越受到人民的喜爱。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在讲话中强调“做好新时代电影工作,必须把握根本遵循,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确保电影工作正确方向”。这番讲话,落实在我们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领域,就是要向世人展示好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正面形象,凝聚好各民族兄弟姐妹“建设美好家园,共圆祖国梦想”的民心,这两点是我们新疆电影人当下和未来生产创作的方向和主要任务。
走进新时代的新疆,为我们创作者提供着无比宽广的创作空间和巨大舞台。新疆是一块深情的土地,这里有无数默默奉献的身影,无数滚烫的温暖的人心,时代精神在这里熠熠生辉。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以人民为中心,多出精品讲好新疆故事,讴歌好这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