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1998年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了农村电影放映“2131”目标,即在21世纪初,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云南作为西部重要边陲省份,2000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推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以来,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在各级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广大农村电影工作者排除万难,艰辛耕耘,“2131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逐步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了落实国家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普洱市农村电影管理站2010年批准成立的普洱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承载普洱市公益电影放映工作,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电影发展思路,逐步建立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相协调、固定放映和流动放映相结合的农村电影服务体系。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普洱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党和政府持续支持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和放映工作,使得不同民族的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云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4%。地理的劣势给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困难主要来自于运输成本和放映监管,而放映的监管直接关联到放映补贴款。
为了确保补贴款以及商家广告的监管力度,结合目前互联网科技的发展,2013年云南省广电局建设了农村数字电影监管平台。平台建成后,已经可以实现监管放映设备在哪个地点、哪个时间段放映的哪个广告和电影,以及可以看到现场放映的照片。由于监控平台基于GPS/GPRS信号进行定位和传输,普洱放映管辖区域国境线长约486公里,有很多边境地带没有网络信号覆盖,只能进行电话和短信的沟通。因大部分老放映员岁数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对新技术的掌握也是有限。每次月度统计的时候,如果按照省里监管平台的要求,很多老放映员都会存在场次不能算数的情况,我们踏踏实实的老放映员放了电影却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助,作为普洱电影管理站的管理者,我们一直在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调研和走访,对整个监控回传的数据分析,根据普洱市的实际情况。除了利用省农村数字电影监管平台数据,再通过现有的手机通讯技术进行一些辅助监控和提醒。通过普洱市电影主管部门不断沟通协调,最终与中国电信普洱公司达成协议,开发一款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的APP来实现对省监管平台数据回传的辅助功能。APP的主要功能是,在放映员的智能手机上安装后,打开这个APP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获取手机的定位信息。按照普洱市农村电影放映规定,放映员每次播放映前广告和电影正片的开头和结尾都应该进行现场拍照留档。手机APP的主界面分两块,“广告拍照”和“电影拍照”,根据放映员每次所选界面后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和最后一张照片的拍摄时间,自动计算出放映时间,当天放映全部结束后,自动生成一条完整的放映日志。放映日志内容包含了放映员信息、设备信息、放映点定位信息、放映内容信息,以此来辅助省监管平台的数据采集。
现在普洱市每个放映员都配了一个中国电信双卡双待手机,且每部手机都安装了中国电信定制的APP,除了上述功能外,APP中也可以实现随时通知短信,如果放映信息有问题会即时通知管理人员,方便及时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放映效率,提升放映员的积极性。作为云南省电影监管平台的辅助工具,切实达到了监管辅助的目的。有的放映员开玩笑说,“国家搞的天眼工程,运用科技手段预防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普洱市公益电影放映也有“天眼”守护啦!”(作者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农村电影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