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世元年与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构学术讨论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邀请到科幻作家、中科院科普工作者、电影专家学者等共聚一堂,从近期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及其与电影工业美学的互动、对数字技术的升级利用、对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式表达等角度,深度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类型前景、技术特效与文化内涵。
在《流浪地球》诞生之后,如“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世元年与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构学术讨论会”这样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数不胜数。电影创作者们从《流浪地球》中感受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进展,业内专家学者们从《流浪地球》中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美学范式与发展方向,科普工作者们藉由《流浪地球》的成功,看到了科幻电影对于引发公众科学兴趣、广泛传播科普知识的积极作用。
《流浪地球》成功打破了科学与艺术的藩篱,形成了一个多维探讨和梳理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的舆论场域。这种大规模的讨论与碰撞在中国科幻电影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业内将2019年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部长、研究员贾磊磊从两方面出发,阐释了2019年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原因,“除了《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之外,2019年还将有一批科幻电影诞生;其次,《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在产业、工业、美学上都跟过去(的科幻电影)不一样,呈现出全方位绽放的状态,在科幻电影的发展史上,这些电影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与开创作用,所以我们把2019年称之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
◎ 中国科幻电影80年历程
1902年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这部只有14分钟时长的黑白无声电影主要取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影片的全部镜头都在梅里爱的摄影棚里完成拍摄。这部电影用奇崛的想象与充满未来感的服装置景,第一次将人类的视角带上太空、带向月球。
中国的科幻电影诞生较晚,早期多与民间传说相结合,形成奇幻、魔幻、玄幻等类型,真正的科幻电影诞生在科幻文学之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左衡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起点是晚清时期、1902年梁启超发表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这部小说预言,到了2062年中国会干成什么事情。有人一条一条比对,其中一些预言比如在上海开世博会之类的事情,我们已经实现了。那是晚清的一个科学梦,同时也是强国梦,它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实现强国的目的”。
中国科幻片的诞生历程大约可以追溯到1938年杨小仲导演的《六十年后上海滩》。1958年金山导演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则充满了“大跃进”时期的科幻狂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过一段科幻电影的发展期,《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错位》(1986)、《合成人》(1988)、《凶宅美人头》(1989)、《大气层消失》(1990)、《隐身博士》(1991)、《毒吻》(1992)等科幻电影相继出现。其中不得不提黄建新导演的《错位》,片中冷峻的画面风格与利落的镜头语言,建构了一个超前于八十年代审美的科幻空间,影片以科幻形式针砭时弊,讽刺官场频频“开会”的社会现象,是一部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佳作。而《凶宅美人头》、《毒吻》等一批影片,在科幻的外衣下裹挟着部分CULT元素,凶残血腥的画面成为不少“80后”观众的“童年阴影”。
此外,还有一批以儿童片面貌出现的科幻电影,如《霹雳贝贝》(1988)、《魔表》(1990)、《荧屏奇遇》(1991)、《魔鬼发卡》(1994)《疯狂的兔子》(1997)等。
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黄鸣奋梳理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科幻电影(包括网络大电影、合拍片)数量:从电影诞生到20世纪末,将近100年时间有12部(也有材料显示14部)科幻电影,21世纪前10年有11部,2010-2014年有43部,2015年23部,2016年85部,2017年99部,2018年83部。
黄鸣奋将中国科幻电影分为三类,“一类是实验性的科幻短片,时长一小时以内;第二类是包含院线片、网络大电影在内的科幻长片;第三类是玄幻、魔幻、科幻等多种元素交杂的‘泛科幻长片’,此类数量较多,无法统计”。
从以上数据来看,国产科幻电影似乎并非“低产”,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网络大电影的范畴,整体制作水准偏低,缺乏完整的科幻世界观支撑,更有许多影片中的“科幻”与“玄幻”、“魔幻”等因素相互交杂,难以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从这些因素出发,以高工业水准制作、呈现完整科幻世界观的《流浪地球》被作为国产科幻电影的标杆名副其实。
◎ 科幻电影与科幻文学血脉相连
中国电影历来具有“影戏传统”,与文学、戏剧有着深厚的渊源。早期的科幻电影一度从科幻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科幻文学也经历了一个繁荣时期,但对于科幻作品到底是否应该、是否能够起到科普作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1983年《光明日报》上一篇名为《警惕“科幻小说”中的精神污染》的文章,更是把争论上升到了科幻文学到底是“姓文”还是“姓科”的层面。此后,科幻小说创作陷入低谷。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科幻创作和出版几近停顿。经过几年的蛰伏期,90年代一本名为《科幻世界》的杂志逐渐兴起,王晋康、柳文扬、星河、何夕、凌晨、赵海红、潘海天、杨平、刘慈欣等一大批“新生代”科幻作家从这里崭露头角。
2015年刘慈欣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拿下雨果奖,2016年郝景芳紧随其后,凭借中篇小说《北京折叠》再拿雨果奖。中国科幻文学开始走进世界舞台,获得更大的关注与声誉。
2019年春节档领先的两部影片《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都改编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其它两部有望在年内上映的科幻电影《拓星者》、《上海堡垒》也都由科幻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中国科幻电影向科幻文学的借力正在成为科幻电影制作的一种趋势。科幻作家星河在采访中讲述了一段他被一些导演邀请进行科幻文学(剧本)创作的经历,“我认为现在主要是我们对于科幻的认知还需要不断探讨达成共识。曾经有导演看了我写的科幻作品后,认为我们对科幻的理解有很大差异,他认为的科幻是中国古代的‘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样,其实我们就对科幻的理解南辕北辙,无法对话了。”
《流浪地球》是科幻电影实现向科幻文学借力的良好开端,但未来如何持续做好二者之间的最优转化、实现价值观内核的统一,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 科幻电影与科学 满足定性正确
随着《流浪地球》口碑的不断扩散,关于影片的讨论已经从普通观众与电影相关从业者逐渐蔓延到科学界。一方面,《流浪地球》成为中国科技馆收藏的首部影片,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部影片在科学逻辑上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雷奕安发文指出《流浪地球》中的69处不合理,引发很大争论。这与上世纪80年代出现过的科幻文学到底是“姓文”还是“姓科”的大讨论何其相似。随着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新时期的到来,《流浪地球》成为探讨科幻电影与科学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契机。
我国首位飞天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对《流浪地球》的出现表示赞赏,“影视作品创作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尤其是科幻类作品,它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并有一定科学依据。我们先不去探究《流浪地球》里的科幻情节实现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仅从表现形式上看这部影片就值得我们去推广。因为,在科学基础上去发挥人的想象空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更好地引领科技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专业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师吴宝俊对《流浪地球》的评价非常明确,“从科学上来看,这是一个硬科幻”,他对影片在科学问题上的处理表示认可,同时,他提到《流浪地球》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从中科院请了4个专家对片中的科学设定进行了长期的定性计算。“有科学顾问参与的科幻电影更能做成硬科幻”,吴宝俊说。
科幻电影在科学上应该达到何种严谨程度?
面对这个问题,吴宝俊从一个科学家与科普工作者的角度给出了答案,“当前主流科普观点认为,科幻作品(科幻电影)不应当算作科普作品的内容。虽然我们要求它科学上定性正确,但我们不应该要求它的每一个数据都必须符合物理学定量计算的结果。因为定量正确要求精确,一旦算出不对的就得推翻重来,那编剧工作和做科学研究没什么区别了。如果任何一个有科学顾问参加的编剧团队改编一个科幻小说,都要做到每个细节都定量正确的话,其难度不亚于专业的科学工作者承担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
◎ 跨越百年 中国科幻要走自己的路
中国科幻电影经历了与儿童电影、CULT(邪典、恐怖)电影相结合的过程,前行之路不可谓不曲折。经过近百年的发展,2019年出现的《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电影找到了一种“国际制作、中国表达”式硬科幻电影的新方向。《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在一篇题为《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太空竞赛》(China’s Film Industry Finally Joins the Space Race)的文章中称,“《流浪地球》是中国进入太空时代后才会出现的科幻作品”,这一观点道出了中国科幻电影与中国科技航天事业之间的微妙关联。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探索宇宙和太空奥秘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科幻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国人对头顶的星空与浩瀚的宇宙的无限期待。《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也认识到了科幻电影与国家航天实力之间的关系,“现在的科幻片和国家是一一对应的,只有国家的航天工业够强大,拍出的科幻片才能更被观众信任”。
当前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郭帆认为,“中国科幻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在特效制作方面也有10年左右的差距,跟顶级科幻片导演诺兰(Christopher Nolan)和卡麦隆(James Cameron)相比恐怕有100年的差距”。即使如此,中国科幻电影从《流浪地球》中呈现出的家国情怀与中国式的本土气派仍旧令人惊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提出中国科幻电影要重视价值体系建构,“中国的科幻电影既需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视野,像我们已经看到的《流浪地球》,但是可能更需要有跨越界限的人类和宇宙的关怀。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提升,中国科幻电影的宇宙视角及其普世价值需要尽快被提上议事日程,未来科幻电影的多样性值得我们期待”。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索亚斌提出了将中国武侠和传说中的超自然力量与科幻相融合的发展方向,“现在美国电影其实已经很好地用科学观念把魔幻的很多元素和逻辑进行了整合。漫威里有科幻、也有如神奇女侠这样的魔幻,但放在一起能够自圆其说。按照这个思路,也许用科学重新解释中国武侠与传说也会成为一个新的路子。比如我们武侠小说里的段玉、虚竹,他们和美国队长、蜘蛛侠不就是一回事吗?”
在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中,未来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发展道路愈发清晰:在解决科学定量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构思与创新,一步步解决工业建构中的技术与美学问题,最终回归到本土化的价值体系建构中来。
《流浪地球》已经给出了中国式家国情怀的情感范例,未来,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或许将是中国科幻电影在全球科幻中寻求独特性的突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