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绿皮书》的观影过程可愉悦了,像在密闭的管道里滑行, 剧情推进、段落衔接、伏线反转都挑不出毛病,没有一丝阻滞、颠簸与延宕,一路顺滑地就到了终点,确如网友说的“一篇三好学生的范文”,主题积极,意义明确,表达标准,要鸡蛋里挑骨头就是欠点惊喜、跳脱,更像多伦多、圣丹斯的成色。印象中欧洲三大奖就是 30%顺着你,60%拧着来,奥斯卡最佳影片是 60% 顺你意,30% 左右会有挑衅、阻挠、颠覆,而《绿皮书》几乎是百依百顺了。
剧作工整准确,堪为范文,值得学剧作的人好好扒剧本,在“ 公路片+ 角色翻转版的《为黛西小姐开车》”的故事中,两个人物精确的完成 了“ 反差→互换→反转→互惠”的剧作程式。人物设定很妙,用了双重、交叉反差,白人司机 VS.黑人音乐家, 社会底层的白人与跻身上层的黑人, 肤色地位与社会地位反着来,这种交叉 反差等于将常规反差设计DOUBLE 了,为剧情发展提供了双倍可能与空间。对于这个故事至关重要的“ 互换+ 反转”完成得干净利索,白人司机经济的窘迫与黑人音乐家在美国南方社会地位的受限以每周 125 美元的价格公平交易,进入南部前黑人音乐家居高临下占绝对优势,从经济、教育、道德全方位碾压白人司机,剧情中点即进入南部之后急转直下,自尊自傲的黑人音乐家沦为被侮辱被侵害者,白人司机的护花保镖功能上线。二人的互惠不仅是护送巡演这笔交易,更深层的互惠是消除了对于他者的敌意、歧视,BE A BETTER MAN。
片中看似两处闲笔,一处写白人司机被警察骂你们意大利人就是半个黑人,一处写黑人音乐家与一个白人男性裸体被抓,将影片温煦的光环普照到新移民、二代移民和同性恋人群等更广泛的弱势群体身上,在特朗普高筑移民墙的当下,《绿皮书》的政治分,100 分制,能拿200 分。
影片的基调就像面对歧视始终笑对的唐博士,怨而不怼,嗔而不怪, 从始至终保有太平绅士的风度与矜持。虽然所涉是种族歧视这样苦大仇深的问题,但以十分纯熟的手法, 将刀锋始终控制在表皮与肌肉层的交界处平滑的游走,绝不会突然深了去,砍进肉里真把神经扎痛,更不至砍在骨头上卡住。
貌似公路片,其实几乎摒弃了一切外景,故事都发生在逼仄的车厢、演出厅、宾馆房间、警局监室,想看美国南部美丽的平原? SORRY,只出现在司机写给妻子的信里,也谢绝了公路片中常见的延宕、打乱剧作推进的人物与偶然事件。影片中一切皆有意义,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全片充满了隐喻的实体化及视觉道具与叙事意义的严丝对位,比如唐初亮相,像坐在高高在上的王座上的非洲某小国国王,意指他缩在一个自我构建的理想国里维护着自己脆弱的自尊,片尾重回家中他一身日常装坐在沙发里,貌似颓唐,其实内心已经拥有了真正强大的力量;比如每当唐戴起黑框眼镜, 都是他又竖起自尊的高墙时。肤色、口音、文字、服装配饰、身体语言等可以用来标志阶层界限的元素都熨帖的运用在适宜之处,用法不新鲜,但胜在工整详实。
闭合而稠密的剧作,坚定的沿既定方向单向推进,谢绝分支与生发,这种封闭性结合故事的真实原型,让这份发生在 60 年代的跨种族、跨阶级的伟大情谊以极度个人化的真实经历的姿态,以强大自洽的逻辑,拒绝一切置于更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商榷与质疑。斯派克·李对《绿皮书》的愤怒不难理解。
马赫沙拉·阿里凭借唐博士获得奥斯卡男配,虽然阿里先生确实又帅又会演,但功劳还是得算在奖项选报上,几乎跟男主平分秋色的戏份竞选男配,我记得《被解救的姜戈》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好像也是这么赢的, 这么好的演员,其实大可不必,得了两个男配,会阻碍他们将来的“ 冲帝之路”。
虽然又增肥又模仿,但眉目硬朗、气质冷峻的维果·莫特森实在不太适合演絮叨的街头俚汉,他尽力了,每个演员都有自我的局限,靠后天的努力无法逾越。看片的过程中, 我常将这个角色自动脑补成《好家伙》里的乔·佩西,感觉天衣无缝。
都说现在美国最强的编剧在美剧,电影剧作也不自觉的向美剧靠拢,这个问题在去年《三块广告牌》夺奥时就已经引发讨论了,觉得它的剧作非常美剧化,今年《绿皮书》也一样。美国 30 年代因为有声电影诞生,曾有一批百老汇戏剧家进入好莱坞,除了一些成功转换为电影化思维外,大多数转行的剧作家创作的都是说 着 非 常 精 彩 的 对 话 的 talkinghead。剧作家写出令人拍大腿的对白当然不是罪过,然而人物密集而富含双关、隐喻、批判的对话已经摄取了观众的所有注意力,无暇顾及其他,最终必然导致影片放弃对电影化语言与表达的追求。
美剧式编剧的所长在于剧情推进与悬念埋设、人物塑造与对白,为了尽可能抓住客厅观看环境或网络快进模式下观众的注意力,他们会把剧作做得很满有时甚至会漫出来,而视听方面只需要中规中矩配合剧作就行了。
这样的剧作拿到电影里,容易引发两个问题,一挤压视听表达的空间,二挤压观众发散思维的空间。进入影院落座就意味着之后的两个小时已经被买断,电影观众会相对置于更被动更固着的位置,较之电视、网络观看可以容忍创作者更从容的叙述,而大银幕、立体声则需要创作者提供更高级的视听呈现。
我曾以为《绿皮书》是公路片,当然不是,现在的好莱坞已经拍不出最初定义的那种公路片了,公路片的迷人之处也是一段旅程的最迷人之处就是—— 在路上,起点与终点之间,身份、意义、社会属性的悬置与空白,你不再是你,而你又更是你。散漫与无目的性是公路片必须的特质,公路片的意义就从无意义中产生,而如今好莱坞的公路片就像拿着一份旅途绿皮书,起点抛出一个剧作任务,人物就位,矛盾预设后,就精准的踩着剧情推进的步点,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的到达终点,中间或者点缀一些沿途风土与怪咖,算是保留了公路片最后一点体面:景观。现在已经不太敢有人说电影不等于故事了,但起码电影不全等于故事,最经典的电影剧作是需要留白的,敢于让观众从故事中短暂“溜号”,赠予他们那些散逸的瞬间与诗意的凝视,多少年后,我可能忘了阿拉伯劳伦斯的伟大历险,但是终生难忘凝视银幕眼见红日从地平线跃升的那几分钟。